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王建峰:竞争加剧 光伏逆变器行业整合加速

日期:2013/05/14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杨 歌 通讯员董天舒
  摘要:经历了“十一五”时期的狂飙突进后,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在产能过剩以及海外市场受阻的双重压力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大规模的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国家从光伏并网、分布式光伏发展等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虽然国内光伏市场不断传出利好,但受价格压力影响,加上外资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光伏逆变器行业的整合将加速进行。”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频器分会秘书长王建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经历了“十一五”时期的狂飙突进后,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在产能过剩以及海外市场受阻的双重压力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为了大规模的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国家从光伏并网、分布式光伏发展等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目前,光伏行业规划和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根据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未来3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扩大6倍以上。此外,国家能源局还下发了全国光伏分布式发电示范区申报通知,能源局明确将光伏发电“十二五”装机目标数字在此前基础上再加码一半。初步估算,“十二五”光伏发电市场蛋糕将超过3000亿元。

  在这一连串利好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大规模的光伏市场开启在即。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其作用是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光伏市场的不断扩大,光伏逆变器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受益于价格优势,在国内企业占据逆变器市场主要份额的情况下,国内装机容量不断扩大,提振了对光逆变器的需求。”王建峰对记者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逆变器生产的厂家大概有300家,其中,以小企业居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国内逆变器行业总的特点。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实力的生产厂家大概只有二三十家。

  由于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品牌、产品间的比拼,逐步演化到价格战。以500千瓦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2010年,市场价格约在1.3/瓦至1.5/瓦;2011年市场价格还可维持在0.8/瓦左右,但到2012年,每瓦价格下降到0.4~0.6元,仅仅3年时间,价格跌去了近3/4。根据行业专家预测,2013年,这一产品的价格还将继续下降。

  在王建峰看来,逆变器价格下降主要来自两方面,“随着光伏逆变器产业的逐步成熟,一部分的价格下降来自于这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实际上,光伏逆变器上游供应商的价格也在下降。”但他同时坦言,另一部分的原因来自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目前,在逆变器产品不断降价的形势下,留给企业的盈利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甚至有的企业是在赔本赚吆喝。”

  除了要承受价格下降的压力之外,随着世界光伏逆变器巨头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未来这一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2012年底,全球光伏逆变器生产巨头SMA强势收购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的股权,由此拉开了大举进军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序幕。对于SMA来说,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在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通过并购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可以挽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业绩下滑问题,同时,通过开拓中国市场,还可以就此锁定未来全球最大的市场蛋糕。

  “跟国外顶尖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的差距主要在产品的成熟度和可靠性两方面。具体体现在产品设计合理,生产工艺和控制水平等方面。”王建峰表示。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目前,由单一的逆变器生产制造企业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集成商方向转变,成为一些企业的应对之策。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挖掘新的市场机会,也成为一些逆变器生产厂家的选择。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就瞄准了储能逆变器这一细分领域,研发出了相应的产品,作为市场推广的重点。这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是其在市场立足的关键。

  王建峰表示,“未来,加强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是企业寻求长远发展的关键。同时,关注光伏产业政策,在细分市场中寻找新的空间,选择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也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