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机电商报网>>专题

瞄准2.5亿千瓦 风电前景可期

日期:2015/02/10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贾美姿
  摘要:在“十三五”期间,还要着力解决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另外两大问题,即风能资源详细评价、适应我国国情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风电装备技术产业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问题,以推动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风电设备产业链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善,风电产业发展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势头不减,截至2014年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581万千瓦,同比增幅25.6%,接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亿千瓦目标。到“十三五”规划末期,即到2020年,风电装机将达到怎样的规模?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预测:“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将有可能达到2.5亿千瓦。”全球研究咨询公司Global Data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64.9吉瓦,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650.8吉瓦。按照此目标,2020年,我国风电将占全球近四成的装机容量。

      秦海岩认为,从清洁能源替代角度来看,未来风电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多年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支撑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和雾霾问题。

      2014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不仅提出了到2017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的负增长,同时明确了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等省市净削减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300万吨、1000万吨、4000万吨和2000万吨,这些地区接纳风电的主动性将得到明显增强。同时,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以及珠三角地区,风电可以实现就地发展和消纳。

      “在当前我国电力需求仍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风电是这些地区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快速实现规模化、替代煤电的清洁电力技术。”秦海岩表示。他还认为,国内外风电开发研究和实践表明,风电是技术上最成熟、成本最优、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大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风电在技术、成本发展上具有较为明确的预期。为了应对节能减排,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多个地区的雾问题,发展风电将成为很多地区的必然选择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风电来说,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弃风问题

      2014年国家能源局为风电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着力解决弃风限电问题。在2013年弃风电量约为1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50亿千瓦时,国家能源局下发的《2014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显示,全国风电弃风电量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8亿千瓦时。

      弃风现象有所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一顽疾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部分地区仍然比较严重。2012弃风率为历史最高的17.12%2013弃风率有所下降为10.74%,而2014年再次上升,达到12.8%

      如果在“十三五”期间不能妥善解决这一令业界“头痛”的问题,势必影响其装机目标的实现。

      对此,秦海岩认为“十三五”期间要加强风电开发规划管理、完善产业体系、改革创新电力市场体制机制,如此,风电不仅可以得到快速持续发展,而且成为新增电力中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技术之一。同时,他表示,要实现适应规模化风电开发的电网建设升级。

      上文提及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文件中,明确了多条输电通道的建设,以保障清洁能源供应。“如果全国电网联网建设如期进行,配合合适的调度和调峰措施,‘三北’地区的2/3的风电容量和电力可以输送到电力负荷中心区域。”秦海岩说道。

      除此之外,他认为,在“十三五”期间,还要着力解决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另外两大问题,即风能资源详细评价、适应我国国情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风电装备技术产业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问题,以推动风电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