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低价、洗牌威胁下风机零部件行业临“危”“机”

日期:2011/12/14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崔宏薇
  摘要:其实市场还在,只是我国制造能力太强了。目前来看,风电零部件产业处在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之内,没有垄断,没有很不公平,那就应该该淘汰就淘汰,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也都是这样的。

“风电整机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到2010年底,国产风电机组的市场价格下降到3800元/kW以下。一些企业为了在招标中中标,不惜违背市场规律降价,引起其他企业跟风。电控系统作为风电机组关键部件之一,其市场价格也受到了显著影响,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赵斌指出。

“尽管近几年风电行业经历高速发展,在‘狂飙’的同时,产能过剩、并网困难、弃风现象严重等‘隐疾’也逐渐显现。就风电齿轮箱行业而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风电齿轮箱价格下跌至企业难以忍受的地步。”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顾问宣安光直言。

而对近来持续的低价竞争叫苦不迭的不只这两类风机零部件企业,发电机、塔筒、叶片等无一幸免。据业内专家介绍,叶片面临的境况比这些零部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曾经风光的风机零部件行业似乎正在陷入一种集体困境。

从风光无限到疯狂竞争

巨大的差别来源于市场供求的逆转。

2006、2007年时,我国风电市场急速扩张,零部件成为整机供应的最大制肘因素。排队预订、抢货成为整机企业的“必修课”,据说,那时还有因为抢货在部件厂打起来的。由于供不应求,那时零部件的价格也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2007年左右,一套1.5 MW叶片售价为160万~170万元。”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寅虎告诉记者。

而随着我国风电装机连续5年翻番的暴发式增长,风机关键部件配套行业也随之快速扩张,尽管由此我国形成了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部件的专业化产业链,但也在不知不觉间建立了一个过于庞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80多家叶片制造企业,其中已经批量生产的企业包括中航惠腾、中复连众、中材科技、天津LM公司、中能风电等。明阳电气、东汽、国电联合动力、Vestas、Gamesa等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还自建了叶片生产厂。叶片供应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有些企业的开工率已经降到了50%甚至更低。

从事风力发电机制造的企业则包括永济电机、株洲南车电机、东方电机、兰州电机、上海电机、湘潭电机等。此外,北重、新誉、航天万源、三一电气、Vestas、Gamesa、Suzlon等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也有自建发电机生产厂。目前,国产风电机组发电机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的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正式进入风电齿轮箱制造的企业已经超过30家,实力较强的大多是一些原有著名大型企业,如南高齿、重齿、二重传动分公司、杭州前进等,已能批量生产兆瓦级齿轮箱。加上在国内设厂的外资企业,据估算,这些企业已经具备超过3万台兆瓦级齿轮箱的年生产能力,近三年来超过100%的产能平均增长率,已经使这一产品具有相当大的产量裕度。

国内风电塔筒行业与齿轮箱发展形势类似,经历过2008—2010年的快速增容和扩产后,参与市场竞争的厂家不少于150家,尽管产能及质量在此过程中有较大提高,但过剩的产能使大部分厂家的利润水平均产生大幅度下降。

供求逆转带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这种竞争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下降。据马寅虎介绍,到2010年一套1.5 MW叶片价格已经下降为110万~130万元的水平,而2011年更再次下降到100万元以下,甚至90万元以下。可以想象,就算这一产品利润再大,也不能承受40%多的降幅。

 在2011年我国风电市场由高速增长转入稳健发展之后,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伴随着价格下降的,还有后续订单的减少,主机厂临时推迟提货,资金占压严重。再加上政策调整后贷款困难,资金周转难成为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

风机零部件企业的不良状态从一些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中也可看出,风电叶片、塔架、齿轮箱等都未能逃脱毛利降低、利润下滑的命运。中材科技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了59.63%和47.95%,原因是“受风电叶片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影响”。 鑫茂科技上半年则净利亏损4982万元。

多种因素作用下,“洗牌”之说骤起,也确实已经有企业开始转让自己的风能资产。一些中小民营企业没有政策和资金扶持,只能自力更生。他们的资金链条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出局。

是“危”也是“机”

而在很多企业为目前境况愁肠百结的时候,也有人为此叫好。

“‘十一五’是我国风电的增长期,‘十二五’是维持期,仍然会有每年1500万kW的市场总量,已经占了全世界市场的一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施鹏飞说,“其实市场还在,只是我国制造能力太强了。目前来看,风电零部件产业处在正常的市场竞争范围之内,没有垄断,没有很不公平,那就应该该淘汰就淘汰,这对整个行业发展是有好处的,任何事物的发展也都是这样的。”

对此,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校生也表示:“现在风机零部件价格和需求量都在下降,质量要求却在提高,这是比较困难的,但同时也是机遇所在。”

或许,这些话在濒临倒闭风险的企业听来比较刺耳,但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我国过于庞大的风机零部件制造能力背后,还存在着设计、研发能力的欠缺,可靠性有待提高,某些零部件还需要进口部分国外产品等待解难题。一旦哪些企业在这些方面取得比较优势,无疑将增加最终胜算的可能性。而目前行业内的市场、技术领先企业显然具备一定优势。

据了解,对于整机控制系统,国内处于试制阶段,仍需部分进口;叶片在技术上仍处于自主设计的初级阶段,能力有待提升;风电齿轮箱方面,国内尚未完全消化引进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稳定性较差;我国风电机组轴承制造能力仍较弱,洛轴、瓦轴、天马轴承等已在小批量生产1.5 MW和2 MW风电机组主轴轴承,处于小批试应用阶段,中国大部分风电机组制造公司还在采购国外SKF和FAG公司的产品,而且对于2 MW以上的风电机组来说,轴承仍是制约机组产能的因素之一……

相信,一轮洗牌过后,优势资源整合后形成的行业精英,更有能力、也更有精力来做这些利于行业长久发展的工作。

“迹象表明,制造商个数在减少,重组会让企业实力更强。从国内、国际市场形势来看,行业都是趋向于重组、做大做强,优势资源向大集团集中有利于研发能力提高,将来更有竞争实力。”杨校生表示。

为了成为留到最后的一员,很多企业都在努力着。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