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什么让风机零部件企业“伤不起”?

日期:2011/12/14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崔宏薇
  摘要:从最初的排队抢购到现在的大多处于买方市场,风机零部件企业在几年间就经历了市场形势的天壤之别。
    从最初的排队抢购到现在的大多处于买方市场,风机零部件企业在几年间就经历了市场形势的天壤之别。

现今我国风机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到底如何?哪些市场现状让他们觉得“伤不起”?面对风电整机行业的转型,零部件业应当何去何从?本期独家策划特别邀请了一些零部件企业吐露心声。

参与嘉宾(按嘉宾名字首字母排序):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淳
    西安捷力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万里
    科孚德机电(上海)有限公司风能及再生能源业务经理  董茂春
    ABB中国及北亚区风电行业经理               Jari Tukia 
    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建国
    中科宇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寅虎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温剑波
    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定金 

NO.1

    过去一年,您的最大困扰是什么?

陈淳:在2011年一年里,对我们来讲最大的困扰是产品的开发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要求。

老产品随着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减小,要求我们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我们立足于自主品牌的发展,也在培养自己的设计力量,但这需要时间和一个过程,在短时间内要求我们快速的针对这种市场需求,如自主开发6 MW、7 MW产品,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坚持在做。

董万里:我们风电行业从“十一五”期间发展到现在,价格一路走低。作为一个从业者,我认为现在要想靠一己之力或者是靠行业自律使价格实现理性回归非常困难。

董茂春:我们最大的困扰主要来自于产品价格压力。和2~3年前相比,风电变频器的市场价格下跌了将近一半,每个厂家都会面临价格压力。由于现在标准出台比较慢,有的标准还不是特别明确,我们的产品主要是按照欧洲比较严格的标准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也是考虑到未来发展,我们相信在新标准出来后,我们现有产品就可以满足要求。

Jari Tukia:ABB在价格方面也面临很多困境,对于我们整个行业来说都有这样的挑战。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虽然中国市场比较严峻,同时也有很多机遇。   

刘建国:作为上市公司,过去5年风电的高速发展给了我们股东很好的回报。我们最大困扰是企业的内部资源在市场快速增长时期如何合理利用,如,针对这样的快速增长,如何选择最优的技术人才建立优秀团队,如何做好内部硬件装备和产品测试,如何做好供应链管理等。

马寅虎:2011年市场形势压力大,产能过剩、质量控制等都需要重点关注。现金流是目前风电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在这种特殊的时期,企业可以亏损但现金流必须要有保障。

温剑波:这一年,困扰我的问题实际上很多。现在感觉市场上是群雄逐鹿,整个行业有点无序竞争。其中最大的困扰,我认为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一方面要使清洁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整个上下游给我们零部件配套厂商的价格压力使得我们生存空间逐渐减少。

张定金:2011年与2010年的风电市场相比是冰火两重天,困扰我们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质量和价格的博弈,目前产品价格这么低,同时要保证20年的寿命,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在目前价格下要想保证质量,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就是亏损甚至严重亏损。一个是创新的困惑,我们公司全面开发了从1.25 MW到2 MW、3 MW、3.6 MW、5 MW、6 MW的产品,但受整个行业的景气周期及发展速度调整的影响,我们很多创新产品到现在并没有为公司带来价值。

NO.2

   如何跳出低价怪圈?

陈淳:在我看来,一方面希望政府和行业能够出面做一些工作,不是修改规则或者保护企业,而是应该把主机和零部件供应商结合起来,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以此来抑制价格下滑;另外一方面,行业需要规范质量标准,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如,一定要强调认证,制定很严格的质量标准,在统一质量标准下的竞争才会是良性的竞争。

从企业本身来讲,抱怨或者放弃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一定要坚持品质、坚持创新,通过创新、品牌来保证企业的发展。不要在微利的时候就降低质量标准要求,这样整个行业就会跨掉。另一方面也是要坚持信念,保持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董万里:我建议,我国的特许权招标在评标中对价格这个权重给予降低,提高质量权重、服务权重和技术权重,这样非常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董茂春:现在看来行业正在产生利益转移,整机的利润在下降,向开发商转移,这给零部件厂商带来了很大的价格压力。但这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开发商会因此更重视质量。中国市场会慢慢变化,长远看绝对是质量和服务的竞争。

马寅虎:2007年左右,一套1.5 MW叶片售价为160万~170万元,2010年价格在110万~130万元的水平,2011年基本在100万元以下,甚至90万元以下。但我觉得,不管价格降与不降,既然约定了产品保证20年的寿命就要满足要求。因此,价格下降后,我们没有对材料进行替换,而是与原料供应商谈判,降低价格,以及进行工艺改进,减少材料浪费,降低成本。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一支叶片采用国产主材。

温剑波:由于行业急速发展,现在市场有点无序,鱼龙混杂,使得价格走低。我们要坚守价格,价格低就不做了,以此坚守我们的品质。

张定金:我认为要解决低价竞争问题,除了需要大家比较理性,强调质量、度电成本以及保证20年的产品寿命,最重要就是在规则上面来改进,要鼓励先进的,比如应该定一个大家公认的价格标准,比如定在4200元/kW,鼓励整机按照这个价格提供质量高的产品,质量高的中标。每个行业有基本的规律。我倡导的是质量是需要成本的,没有成本,不可能做出好的质量。

NO.3

创新之路有多远?

Jari Tukia研发是本公司的根本,我们非常注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受益于过去30年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产品。风机质量涉及到整个系统,每个零部件都非常重要,将恰当的零部件有机整合在一起也非常重要,应该永远以质量为第一要素,不断改善。

董茂春:由于中国风电市场对产品需求变化很快,零部件厂商一定要跟整机商保持密切配合,这需要良好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建立了本地化的研发团队,并与德国、英国2个研发中心配合研发。我们还有专门的工程设计团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做产品。

 马寅虎:我认为,叶片产品的价格上涨空间只存在于创新,包括颠覆原有产品尺寸或者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这都需要进行创新。我们的研发中心可以保证企业的创新性,因此我们能够配合整机厂需求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

我们把中国区域内风况的特点进行了了解,以确定研发什么叶片更适合。目前,适应低风速,高海拔、低空气密度,抗台风、抗风沙、低温的产品我们都已经具备生产能力,正在做进一步的优化。

在市场营销上,我们也进行了创新。我们与恩德就自己设计的42.8 m叶片进行了技术合作,也已经跟韩国晓星下属的DACC公司签订了模芯、模具和样片制作合同。目前为止,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将设计出口的叶片企业。

    温剑波:实际上,创新有几个方面,包括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这些创新各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做。作为零部件制造厂商,受上下游产业影响,会“逼着”我们自主自愿找创新点。在这个竞争的时代,我们需要坚守的就是质量,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保证质量,通过工艺的革新和创新来做好对品质的要求。

NO.4

质量是个问题么?

董万里: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行业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也基本表现在零部件上。深层次来看,我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因为我们对风电行业的认识不足,另外还有基础原材料的原因。

我还有一个深刻体会,往往大部分企业在风机出现质量问题时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系统地质量解决方案。通过我们这两年的摸索,证明整机中各个部件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果大家能坐到一起,来系统解决风机的质量问题,应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董茂春:我认为,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发展非常快,所以很多企业研发新品时候的要求就是快,这可能会导致产品在型式试验、定型、测试等环节上把控不好。我们进入行业较早,经过几十年发展质量声誉很好。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保证质量要从供应商、生产控制、样机试验测试、运行问题的反馈分析解决等方面着手,持续改进。

刘建国:出现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一个是技术,当我们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可能对一些技术环节和整机概念把握的很好,但如果在整机概念下面的子课题或某一个小环节把握不好的话,也会出问题,小问题会逐渐变成大问题,这有很多例证。第二是过程的控制,在风电高速增长的过去几年中,把握商机是每个企业最高的指导准则。在快速增长时期里,我们是否把握住了过程控制?过程的失控会带来缺陷,而缺陷势必会在运行中暴露出问题。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是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的根本保障。

马寅虎:近年来掀起的低价竞争使有些企业为了生存开始靠换原材料等手段降低成本,这造成了近两年风机事故频发,叶片断裂、塔筒倒塌等事故陆续发生。

其实这种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我们公司严把产品质量关,在生产中设置了800多个控制点——需要严格控制、检查的工序,从预制到成型、喷涂等都严格把关,保证每道工序质量过硬。在后期跟踪、维修维护上,不同于一般叶片厂执行的出厂交货,路上和吊装现场的损坏都由业主或整机厂负责,我们会在叶片出厂后派一个售后小组全程跟踪,直到叶片吊装完成,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售后,我们也会经常对业主进行回访,杜绝小问题可能带来的大麻烦。

NO.5

未来最期待的是什么?陈淳:坚持信念,抱团过冬。

董茂春:未来最期待的是风电大环境的改善,让我们和产业链的伙伴们一起发展。

Jari Tukia:用户应更多的关注产品质量,对于我们这个行当来说,质量竞争是第一位。

刘建国:我们要用国际化的视野面向全球市场,用技术去实现我们的价格、利润与客户的认同。

马寅虎:目前整个行业的市场基本上都处在下降的状态,整机厂订单的下降也带来了零部件需求量的减少。我觉得近两年应该都是这样的情况,不会有较大好转,到2013年可能会出现略有增长。虽然市场比较低迷,但我们的研发一直没有停,还在不断送研发人员出国了解最新技术进展,为将来做储备。一旦市场好一点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好。

张定金:期待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企业要用心做好质量、创新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