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高铁:效率与安全之争

日期:2011/12/15   来源:   作者:
    自京沪高铁开通以来,由于雷击等恶劣天气状况造成的故障屡屡发生,公众质疑声四起。特别是“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舆论更是出现了一面倒的批判声音。曾让国人倍感骄傲和自豪,并代表“中国速度”的高铁不得不面对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近日,铁道部决定,严格执行铁路建设项目工期,尊重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工期安排,不得随意压缩工期。客观来讲,尽管经历了从引进吸收到消化再创新的阵痛,中国高铁确实走上了基于引进消化基础之上的民族品牌创新之路,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是,与制度建设、企业文化、标准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等相比,高铁建设速度的提升是否已经使之陷入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呢?面对效率与安全之争,中国高铁该如何权衡呢?

安全与效率的抉择

     “是时候该慢下来了,”一位来自于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这样说道,“中国高铁发展得太快了,开通时间比之前2012年的开通计划提前了一年。尽管高铁的发展具备了基本的架构与模式,同时列车中各个系统的测试工作也基本完成,但对于环境的适应性、突发情况的应变性等指标确实需要时间来不断磨合与细化完善。”以每年雷击灾害频发的67月为例,中国高铁恰恰错过了这一测试列车可靠、安全运行指标的黄金时间,正式载客运营之后时而发生的列车故障就不足为奇了。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曾指出,按照综合调试的基本原则,京沪高铁起码应按照时刻表联调联试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包括固定设施、移动设备、控制以及运营管理等高铁子系统之间才能得到充分的磨合,将中国高铁顺利驶出“雷区”。

  经历了仅耗时两个多月的“磨合期”,京沪高铁正式运营。与高铁安全保障一样尚待完善的列车维护、服务体制等,也匆匆“上马”。在采访中,大多数铁路专家都用“匪夷所思”、“不可能发生的错误”等词汇形容此次动车追尾事故,但是这场悲剧背后的诸多疑问正是对中国高铁建设体制的拷问。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高铁的安全保障,涉及到包括机车系统、通讯系统、路轨系统、管理系统、服务系统、救援系统等方方面面。有专家呼吁,应在高铁上配置安全带、逃生设施等,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种救援预案,改进高铁的救援服务。

高铁拒绝短板

  没有国外的前车之鉴,更没有程式化的规则参考,中国高铁只能“孤军奋战”,在高铁正式运营期间不断积累相关的经验。那么,为了保障高铁运营安全,一定要牺牲效率吗?据了解,我国高铁的核心技术一直缺乏有效的验证机制,导致国外已经成功运行的典型案例在中国项目上“水土不服”。这一方面影响了中国高铁的技术升级效率,同时也给运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在国内某知名铁路论坛上,一位网友对近期几次动车故障的分析颇值得玩味。他指出,目前国内客专C2取消了区间轨道电路之间的继电器等电路,改由列控中心计算机来实现计算和点灯,算法体现在列控中心计算机的软件中。软件代替了固化的硬件,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逻辑判断,也可以更灵活地进行更改,但是,太容易改动就造成了算法受人的影响更大,将人的失误无意识地带进去。如何在不影响列控中心准确判断的情况下,保证列车的正点率?如何在安全运行与运营效率之间做出权衡?在经历了引进、消化、再吸收的过程后,中国高铁技术人员不得不面对这些运营中的实际问题。高铁安全、可靠运行的背后必然是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国内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近期高铁事故原因分析的逐步明朗,高铁也逐渐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定的重任。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高铁没有机会停下来,更没有条件停下来,因为市场不允许,经济发展形势也不允许。中国高铁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也期待看到中国高铁在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形势下,跑出属于自己的“中国速度”。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