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CRESP一期项目完美收官 华锐风电交出满意答卷

日期:2012/01/05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杨歌
  摘要::华锐风电作为CRESP项目支持的5家风电企业之一,在风电机组国产化中承担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3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二是完成了潮间带风电机组施工安装技术装备的开发。
 

   作为CRESP项目重点支持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在CRESP一期项目顺利收官之际,不仅圆满地完成其承担的各项任务,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制造水平。

     “华锐风电所承担CRESP项目的顺利完成,充分证明了我们在全球风电设备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华锐风电副总裁陈党慧在接受《机电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CRESP项目是我国与世界银行(WB)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开展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和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根据我国政府与GEFWB的合作协议,CRESP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中,GEF为该项目实施提供4022万美元赠款。同时,CRESP项目一期的实施也带动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增长超过90亿元,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产值超过100亿元。预计全部项目实施后,将每年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35亿千瓦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碳计)约900万吨。

       CRESP一期项目始于2006年,5年间,为了推动我国的风电技术进步,CRESP通过实施风电机组国产化、风电机组检测认证中心建设、风电机组技术标准制定、风电并网技术研究、风电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全方位支持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各个关键环节。

     CRESP项目支持的面很广,实际上是帮助中国风电行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并通过支持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升了我国风电产业的整体水平。”陈党慧如是说。

  作为我国风电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华锐风电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CRESP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华锐风电作为CRESP项目支持的5家风电企业之一,在风电机组国产化中承担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3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二是完成了潮间带风电机组施工安装技术装备的开发。”陈党慧说道。

3兆瓦风电机组开发交出漂亮答卷

     据陈党慧介绍,支持中国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开发出符合国际标准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风电机组是CRESP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这项内容中承担了3兆瓦风电机组国产化的工作,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如期完成了3兆瓦风电机组样机的研发、安装调试和批量生产,并先后通过了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的设计评估。” 陈党慧说。

  回想起3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过程,陈党慧感慨万千。在他看来,研发大型风电机组与开发小型风电机组不同,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要想尽快建立起大型化机组研发能力,开展国际合作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在3兆瓦风电整机组的研发过程中,华锐风电选择奥地利的Windtec公司进行合作研发。

  “我们并没有将开发单一机型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利用联合研发,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起自主设计能力。”陈党慧认为,通过联合研发固然可以弥补自身在风电机组设计能力上的不足,但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才是合作的关键。

  “目前,通过联合设计消化吸收,我们已经掌握从风电机组方案设计、方案优化、系统设计、部件设计优化,一直到现场施工服务的整套技术。设计制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陈党慧说道。

       据悉,20093月,华锐风电成功生产出3兆瓦风电机组样机,并将其成功安装于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中,从而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海上大功率风电机组零的突破。目前,华锐风电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实现批量生产。

潮间带风电机组安装设备研发顺利完成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风电市场更青睐大型风电机组。而且中国东部沿海潮间带面积大、风能资源好,适宜大规模开发。但潮间带水位低,常规的陆地和海上安装设备和方法难以满足施工需要。因此,CRESP项目还在风电机组国产化活动中,支持了潮间带风电机组施工和安装设备研发工作。 

  作为中国第一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兆瓦系列陆地、海上及潮间带风电机组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的企业,华锐风电理所当然地被选择承担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安装设备和施工技术的开发工作。

     “潮间带风场设备安装工作相当复杂,需要综合考虑风电机组类型、水深、浪高和地质条件等诸多因素。”陈党慧对记者表示,“我们以3兆瓦风电机组为适用机型,设计制造了40 吨和 150 吨履带输送车样机,以及模块化的工装平台。”此外,华锐风电还根据潮间带风电场的特点,开发了风电机组安装施工技术。在此流程中,将综合应用上述两类输送车和工装平台。

  2011 6 月,华锐风电在江苏大丰潮间带区域,对相关潮间带风场设备和施工流程进行了测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根据测试结果,华锐风电还将进一步完善设备结构和施工流程,确保整个系统经得起台风考验。 

理智选择技术路线成功控制市场风险

  在宏观市场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风电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背景下,未来风电机组开发将面临多重挑战,除了要准确判断市场变化外,如何控制风险成为风电设备制造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控制风险,最关键的是慎重选择企业的技术路线”。作为华锐风电的技术带头人,陈党慧说道,“华锐风电在当初选择技术路线时,对风电市场的所有技术路线都做了细致深刻的研究,我们甚至还让研发人员分别遵照每条技术路线进行实际的研发工作。在比较每条技术路线的优缺点以及成本等多种因素之后,我们最终选择齿轮箱技术。”

  目前,随着稀土价格的不断攀升,比起选择直驱永磁技术路线的企业,华锐风电在这一轮原材料涨价的风潮中,成功地规避了由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这让陈党慧感到很欣慰。

  除此之外,同样让他感到骄傲的是华锐风电在控制成本和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随着国内风电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迫使各个企业采取提高国产部件利用率,压缩产品开发周期,实现规模化生产等方式,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对此,陈党慧表示,降低成本主要从技术研发环节和规模化生产来考虑,除此之外,他认为跟上游配套商的合作也很重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每一个部件的性能,再加上采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成本就能降下来”。

  他强调,在这个过程中,绝对不能放松对质量的要求,“随着对风电行业理解得逐步深刻,市场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华锐风电将严把质量关,将质量控制进行到底。”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