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李河君的“薄膜电池梦”

日期:2012/04/24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何珺
  摘要:尽管全球最大的薄膜电池厂商First Solar的薄膜光伏组件成本尚未突破0.7美元/瓦,日本Solar—Frontier公司的铜铟镓晒电池量产后的成本也只不过控制在0.5美元/瓦以下,但谁又敢说,曾经创下多个奇迹的李河君此刻是在天方夜谭?更何况,新能源产业从不缺乏奇迹。

  “我相信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价格能做到0.3美元、0.2美元,大家相信吗?”在第六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这样反问大家,一如既往的自信。

  尽管全球最大的薄膜电池厂商First Solar的薄膜光伏组件成本尚未突破0.7美元/瓦,日本SolarFrontier公司的铜铟镓晒电池量产后的成本也只不过控制在0.5美元/瓦以下,但谁又敢说,曾经创下多个奇迹的李河君此刻是在天方夜谭?更何况,新能源产业从不缺乏奇迹。

下注薄膜电池

  “2003年,他中标了一个风电项目,打破了风电是高价能源的神话。2008-2010年,大家都看好晶体硅电池,一大批薄膜电池大佬退出市场,他却逆势而上,做薄膜电池。”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眼中,李河君是新能源行业里的传奇人物。

  “汉能已经是最大的私营水利发电公司,为什么我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干(薄膜电池)?企业家的想法,你们有时会觉得可笑。”用李河君的话说,去年晶体硅电池价格的大幅下降吓坏了很多大企业,吓死了很多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没有系统策划,盲目跟风。

  他这样阐述自己看好薄膜电池的理由和信心。“未来五到十年,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一定会并存,因为市场太大了,完全开足马力干也做不完那么多,所以没有大的竞争问题,这是我的总体判断。”

  根据汉能的测算,当薄膜电池转化率达到12%、多晶硅电池转化率达到17%~18%时,两者的竞争力是一样的。因为多晶硅电池17%~18%的转化率,到了组件环节,就只剩下14%~15%

  “当汉能做到12%转化率的时候,成本有可能在0.4美元左右,而12%的转化率对薄膜电池企业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多晶硅电池要做到0.4美元以下,谈何容易?”李河君说。

  由此,他认为,虽然薄膜电池产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是前景比晶体硅电池产业更好。事实上,有一组数据已经暂时佐证了这个观点,即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三年前的5%扩大到目前的25%

  李河君并不孤单。由于晶体硅电池产量过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规避风险,不少传统晶体硅电池厂商都在关注薄膜电池,比如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立友。

  此外,就在截稿前,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传来消息,恒基伟业拟投资66亿元在偃师市建设年产1000兆瓦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美元。

“所有预测都是保守的”

  “8年前,我要做比葛洲坝还大的汉能水坝,你不信,我干成了,现在做薄膜电池,你们还不信?等着看吧。”李河君说,光伏产业的发展往往超乎想象,因为这属于高科技产业。

  正如恒基伟业董事长张征宇所言,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对当年光伏产业发展状况的预测,但最终事实证明,所有的预测都是保守的。

  比如,2009年初,市场预测当年全球光伏产业新增装机量将会比2008年萎缩,结果年末装机量较2008年增长12%2011年初,市场预测当年装机量在21吉瓦左右,结果年末装机量高达28吉瓦。

  连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巡视员王勃华也忍不住感慨:“主要机构均预测今年的装机在30吉瓦左右,但年末的装机量也可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不过,即便如李河君所述“市场太大、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不存在大竞争”,资金和技术问题仍是薄膜电池厂商难以回避的两个坎。

  据报道,一条薄膜电池生产线价格是晶体硅电池的3倍左右,配套设施价格也在晶体硅电池数倍以上。李河君自己也不否认,“做薄膜电池需要的银子太多,很多人干不了,这是事实。”

  另外,在技术方面,虽然薄膜电池的理论效率很可观,实验室转化效率也不断刷高,但目前产业效率依然远不及晶体硅电池。据王勃华介绍,目前中国大陆的薄膜电池几乎均为硅基薄膜电池,而在全球范围内,硅基薄膜电池转化效率最高可达10%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