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MEB客车网>>企业直击

后处理行业再添劲旅

日期:2012/05/15   来源:《客车》周刊   作者:赵 杰
  摘要:从“参战”的队伍类型中可以窥见,后处理市场的诱惑是如此之大,足以调动起整车厂、主机厂、下游配套厂这一整条供应链的积极性。

排放标准升级带动了后处理市场的繁荣。近几年,随着我国商用车排放升级,解放、东风、集瑞重卡等整车厂,柴、玉柴、康明斯等主机厂以及博威孚力达等为主机厂配套的企业纷纷加入到后处理系统研发的队伍中。这些企业绝大多数以SCR技术为主流,积极备战即将到来的国Ⅳ时代。从“参战”的队伍类型中可以窥见,后处理市场的诱惑是如此之大,足以调动起整车厂、主机厂、下游配套厂这一整条供应链的积极性。


姗姗来迟

据了解,美国康明斯公司的排放处理系统于2010年在华形成年产能9万套,并预计2013年增至45万套;美国天纳克公司分期分批地在北京、上海、大连、重庆、苏州等地投建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博更是快人一步地推出了低配版的SCR系统,力图在国Ⅳ标准实施后,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相较上述投身中国后处理市场的企业的速度和积极性,占据北美和欧洲商用车后处理市场份额第一的德国企业埃贝赫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明显慢了许多。

资料显示,2003年,埃贝赫公司为服务宝马、奔驰和奥迪三大品牌,分别在大连、长春成立了合资公司;而后又在北京成立了埃贝赫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加热器业务;埃贝赫公司的加热器和乘用车用排放系统在中国市场应用得如鱼得水,掩盖了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身份”—— 世界商用车第一大后处理系统供应商。直到一年半以前,埃贝赫公司在上海成立全资子公司,组建本地化精干团队,研发适合中国商用车排放后处理市场的经济型产品 ,人们才恍然大悟:埃贝赫开始发力了!

信心不减

尽管是后来者,可埃贝赫的实力不容小觑。全球26家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使其累积了针对不同市场所使用的差异化策略。北美实行EPA 2010标准,欧洲实行六号标准,不同的排放标准并没有阻止埃贝赫公司迅速占据欧美后处理市场大半“江山”。对于中国即将实行的国Ⅳ标准,埃贝赫在技术领域更有足够的信心。与印度塔塔公司的“亲密”合作以及在巴西市场上的成功推广经验,又使得埃贝赫确信成本不能成为阻止其在中国市场大范围推广产品的障碍。

即便如此,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埃贝赫还是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紧随全资子公司落沪,埃贝赫将全球第三个研发中心也设在了上海,并选择本地供应商,缩短供应链,节约成本。采访过程中,《客车》周刊记者留意到,埃贝赫公司副总裁Moritz Gerig不断地强调产品本地化应用的重要性,并列举埃贝赫公司实现本土化的途径。诸如:利用本地团队的经验和埃贝赫的技术,生产适应中国市场的整套解决方案,包括排气系统布置、声效测试、韧力测试和疲劳测试等;上海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将覆盖高、中、低端全系列,一改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高端产品定位。

胜负谁属

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埃贝赫公司将绝大多数精力放在了北美和欧洲的市场上,当时的中国市场对其而言还只是目标市场。当在两大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后,埃贝赫开始了新的征程。有备而来的埃贝赫公司在一年半时间内便手握3个关于后处理系统的签约项目,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势。

埃贝赫的底气或许来源于对其产品最终应用效果的自信。在采访中,Moritz Gerig用手中的黑莓手机与排放处理系统对比举例,他笑称:这个黑莓手机不论谁买,都是一样的产品,但排放处理系统不同,它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车型情况,进行开发、应用,这其实也是各企业拼抢市场的砝码之一——产品设计应用能力,而埃贝赫正是以此作为开拓市场的重要利器。

从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管先到后到,最终胜负谁属还需等到国Ⅳ标准实施后方能得知。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