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MEB客车网>>企业直击

采埃孚志在领航市场

日期:2012/06/12   来源:《客车》周刊   作者: 赵 杰
  摘要:  打开采埃孚集团的世界版图可见,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日渐凸显。2011年采埃孚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中,有72%来自中国,加之近几年由于客车产销量连续攀升,中国又将世界客车制造中心揽入囊中。因此,采埃孚在开拓中国市场上,更是倾尽全力。

 打开采埃孚集团的世界版图可见,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日渐凸显。2011年采埃孚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中,有72%来自中国,加之近几年由于客车产销量连续攀升,中国又将世界客车制造中心揽入囊中。因此,采埃孚在开拓中国市场上,更是倾尽全力。
多管齐下

 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携手福田欧辉新能源公交车,ZF轮边电机驱动低地板车桥的成功亮相。这款型号为AVE130的轮边电机驱动低地板车桥可以使整车降重500公斤;内置体式电机适用不同车辆设计,能有效节约布置空间,并与采埃孚低地板车桥AV 132做到最大程度的零部件通用;更为难得的是其实现了直接驱动,减少动力传递环节,提高动力传输效率,被业内专家称为具有时代意义。这样一款集多重优势于一身的拳头产品,并没有被仅仅投放到欧洲市场,而是在春意正浓的5月与全球同步地出现在了北京。

 回想90年代初期,采埃孚集团在媲美天堂的苏州成立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针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客车业带来的是在欧洲已经成熟的技术、产品。如今,中国客车行业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政府对新能源客车更是鼓励有加。随着目标市场的环境和政策变化,采埃孚也顺势而为,调整了在华的拓展策略,将新产品同步甚至先于欧洲引入中国,及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补给。这种有针对性的为某一细分市场提供技术补给只是采埃孚在华拓展业务的一种技术占领策略。对待终端客户,采埃孚另有高招。

 10年来,采埃孚一直参与中国客车技术升级和大城市公交更新项目等。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能够提供AT、AMT、MT的传动系统供应商,其为公交用户量身打造了安全、舒适、可靠性全面优化兼有明显降噪效果的最新一代自动变速器Ecolife。通过与竞争对手的3挡自动变速器产品对比实验发现,3辆装有Ecolife变速器的客车所产生的噪音与一辆装有其他品牌变速器的噪音相当;对于公路客车用户,采埃孚则根据其与公交客车的特点不同,推出AMT产品AS Lite。在实现自动换挡的前提下,相较于手动变速器百公里可省油2~5%,延长离合器寿命2~3倍,并伴随初始采购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势。

志在领航

 凭借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和技术优势,采埃孚在终端用户群体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销售额大幅提升。据采埃孚商用车技术事业部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戴章煜介绍,2011年采埃孚客车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接近8千万欧元;客车用变速器市场的业务增长9%;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S Tronic Lite与海格客车合作,实现批量生产,年供货量400余套;与国内46家客车主机厂保持业务往来,客车终端用户覆盖全国。依靠技术、产品带路,采埃孚多渠道拓展,成功深入中国客车市场的“内陆”地带。

小步的成功只能证明采埃孚在努力,跃居整个市场的领导者才是其实力的完美体现。采埃孚深知,成本和服务一直其拓展市场的阻力,只有彻底解决这两大软肋,产品才能有传动中国的一天。在道路运输车辆展期间的媒体交流会上,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廖利恒讲到的第一个内容便是“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的办法。他谈到,首先,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将推出成本适中的机械变速器以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并将独立悬挂前桥和门式后桥全面国产化,逐步提高转向机的国产化率;与此同时,将与德国同步,逐步导入最新产品和技术,如福田欧辉客车上装配的低地板轮边驱动后桥AVE130和最新中型6挡AMT变速器以及其与天然气发动机的匹配应用技术;此外,采埃孚基于中国市场专门开发混合动力HyTronic系统,也已经在国内公交市场获得应用。在服务方面,采埃孚将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反应速度,优化内部流程,全面满足国内及出口的售后服务需求。

 众所周知,技术领域一直是采埃孚的深耕之地。为了带给主机厂最有价值的产品,采埃孚坚持将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2011年对于采埃孚而言既是一个丰收的一年也是消耗之年。销售额155.09亿欧元同比增长了20%,投资支出10.58亿欧元,增长82%。采埃孚商用车技术事业部执行副总裁Wolfgang Schilha在媒体会上表示:“投资支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投资在中国的战略。”在采埃孚的未来规划中,到2016年客车传动技术业务部全球的销售额将会超过6亿欧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增长将会来自中国市场。依靠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不断完善的市场拓展战略,采埃孚如果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务方面进一步有所突破,将会更快地实现这一目标。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