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 关键在人
——访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上海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萧宏
中国机床行业与国外发达国家机床行业在整体产品和技术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许多业内人士都曾给出过自己的看法。身为一位在美国协会工作的中国人,美国机械制造技术协会上海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萧宏对美国和中国的机床行业情况都非常了解。因此,对于导致差距产生的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近日,记者对萧宏进行了专访,他表示,“要想缩小技术差距,关键在人才。”
MEB:一直以来,我们与国外发达机床产业之间都存在着差距。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要缩小差距甚至是超越国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整体水平仍旧不高,您认为原因何在?
萧宏:我们国家的机床行业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多数机床厂商在技术引进和技术学习上也没有下太多功夫,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超越”还不成熟,我觉得应该先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学透,再去考虑赶超的事情,而现在多数机床厂对美国、德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的信息掌握是不够的。
现在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机床展会这么多,对于我国的机床企业来说,是很好的观摩学习国外优秀机床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好机会。但是很少有企业主动组织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去对口参观机床展会的,即便是那些参展的企业,派来参加机床展会的也几乎都是销售人员,很多技术人员得不到观展的机会,只好利用周六周日自己来,但是大家都知道,一般一个展会进行到周六周日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两天了,有些展商都已经提前撤展了,这时来参观的效果肯定不是最好的,收获远不如在展会刚开始的一两天时的大。有些企业的领导觉得技术人员来展会交流学习没有必要,但是我认为,参观展会是国内人员接触和了解世界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好机会,总比买技术和出国参观更加实用和实惠。
MEB: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机床企业对于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缺乏动力?
萧宏: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机床的销量太好,导致一些生产厂家忽视研发和技术的应用。自己企业目前的产品订单都还忙不过来,费时费力的开发新产品就被放一边了。虽然近期受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的影响,很多机床厂的产品销量在大幅下滑,但是作为厂商来说,往往采用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是打价格战,这远比耗时、耗力、耗费金钱的新产品研发要容易得多。但企业会因为打价格战而伤元气,届时就更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之中了。
MEB:您认为我国机床企业要想增强技术能力,最应该重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萧宏:我认为中国机床行业能否跟上世界先进水平关键在于人才,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的根本是要提高人的技术水平。据我所知,一些韩国的机床企业为了提升本公司的技术水平,雇佣日本机床厂家的工程师每周六周日飞到韩国的企业来做技术指导,通过这样的方法,大幅提高了自己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
中国的机床企业想要制造高端机床,为什么不能向韩国学习,也把国外机床厂那些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引入进中国来呢?其实不仅仅是外国人,许多在国外大学接受过教育的海归人员也很想回来祖国工作,其中不少海归,在国外企业还有着很高的成就和职位,可惜回国后却没能得到重用,我认为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一点尤其值得重视,那就是现在在许多国内企业中,并非完全任人唯才。
现在许多外资的机床企业在中国拼命挖人,而我们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积极性远不如外资企业。市场化竞争中,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市场上是这样,在国外市场更是如此。
可以说,技术的比拼就是人才的比拼,而不是简单的设备比拼。中国机床企业要想真正缩小和国外企业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必须在人才上狠下功夫,想尽一切办法大力提高人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