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同舟共济 风电开发商共话风电产业发展

日期:2012/12/19   来源:《电力系统装备》   作者:杨歌
  摘要:目前,我国风电装机水平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一,未来风电将在我国电力供应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风机质量不仅关系到开发商的利润回报,同时,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我希望风电开发商们能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并将这些电力系统的要求传递到上游的风电生产研发机构,通过大家的努力,把风能变成支撑电力系统、支撑整个能源变革的主力军。

  参与嘉宾: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蒋莉萍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国栋
  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部总经理 张卫奇
  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鹿浩
  世界银行中蒙局高级项目官员 宋彦勤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玮
  Mainstream公司采购和项目执行部总经理 Barry Lynch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全球价值链高级专家 John Buckley

  蒋莉萍:目前,我国风电装机水平已经发展到全球第一,未来风电将在我国电力供应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风机质量不仅关系到开发商的利润回报,同时,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我希望风电开发商们能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并将这些电力系统的要求传递到上游的风电生产研发机构,通过大家的努力,把风能变成支撑电力系统、支撑整个能源变革的主力军。
  未来,电力机制的改革与电价机制的调整对于风电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要解决我国风电并网的难题,除了要建设更多的输电线路之外,还需要拓展更多的电力调度手段,优化电力调度。

  胡国栋:目前,整个风电系统都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风电补贴资金不到位,再加上运维成本的增加,使得我们的负债压力越来越大。国家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都在积极的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是能够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困难,我希望全行业携起手来,共同度过这一难关。目前,我们正在和银行探讨共同的发展模式,相信,2013年这一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风电在快速发展后步入了稳健发展阶段,这样的调整让很多企业不太适应。但我相信,经过这次考验,风电行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将会更加健康。

  张卫奇:作为非国有的风电开发商,我们感受到的困难比五大发电集团更多。限电、融资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希望2013年,国家推出更多的鼓励政策来支持风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目前,由于国家的新能源补贴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造成我们的现金流紧张。但是,由于我们在香港上市,通过股权融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资金问题。目前,我们还在积极尝试其他的融资方式,比如,在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国内发行企业债券,来积极解决风电融资的问题。
  目前,风电发展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这也让我们更理性的思考风电该如何发展。“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发展风电将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对风电的发展充满信心。

  鹿浩:虽然在行业里存在着三角债的问题,但是我们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是严格按照合同来执行的,我们深感一个健康高质量的制造商团队有利于整个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风电行业的技术标准问题,也关系到整个风电产业链的健康发展。目前,我们在分散式风电开发过程中,发现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标准并不完善,如根据国家规定,在分散式风电开发过程中,需要对风机进行功率预测,但是,具体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并不清楚。
  目前,国家倡导风电行业从规模发展到规模与效益并举,希望风电企业能够根据这一政策,将发展战略从追求规模向同时更加最求效益转变。

  宋彦勤: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风电行业已经迈入了稳健的发展阶段。我国风电的发展思路已经从建设大规模风电基地向风电集中式开发与分散式开发并举的方向转变。目前,我们正在研究长距离输送和分散式开发,哪种风电开发方式将会带来更多的收益。
  世行支持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带有示范性的项目,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要促进这个行业的起飞,直到他可以完全商业化运作。在风电领域,世行目前将主要支持海上风电发展,如果有示范项目,我们愿意在政策环境允许的时候做一些适当的海上风电项目,并非常愿意为此提供贷款支持。
  目前,风电行业面临着“弃风”、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过剩和并网难的问题。同时,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数额已在不断扩大,根据规划显示,2015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亿千瓦,到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将达30亿元。

  刘玮:风电正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步入稳健的发展阶段,困扰行业发展诸多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我们对风电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经过调整,行业必将迈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自于收益和现金流不足,商业银行对于风电的投资热情逐步减退,我们需要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期望国家对新能源补贴资金及时到位。要保障风电开发的收益率,还需要做更多精细化的工作,选用性价比高、稳定性好的风机产品,会给开发商带来更多的收益。相信,企业所面临的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通过多种金融手段的应用,同时加强风电场管理,将会度过这一难关。

  Barry Lynch:与其他企业不同,目前,我们在项目融资方面没有出现问题,如果有好的项目,我们还会获得很多的国际融资。我们与西门子和尚德等企业都有相关的项目合作,他们会帮助我们开展融资。2013年,我们还会在北美进行33 MW风机项目的融资,期间,中国的开发银行也会提供相应的信贷,好的风电项目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和投资商来说将取得共赢。
  目前,中国的风电开发速度放缓,国家对于风电项目的审核也变得更为严格,金融机构往往更加关注风电项目背后的各种制约因素。目前,由于中国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在财务状况方面处于不理想状态。因此,他们要获得国际融资会更加困难。

  John Buckley:中国风力设备制造产业的产能过剩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反观英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却不存在这一问题。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解决海上风力发电输送成本的问题,同时电力的稳定性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风电设备制造的标准和航空业有类似之处,因此我们也在努力向其他行业借鉴更多的经验。
  从利用风力资源特别是海上风力资源角度来看,海上风电没有产能过剩,没有过冬的问题。海上风电面临的问题是输电成本问题,特别是电力稳定性怎么处理的问题。海上风电场一般都在比较遥远的地方,需要有新的连接系统,我们希望借鉴中国经验,因为其有着高效稳定的高压联网并网系统。
  此外,现金流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企业在业务扩张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只要合理的运用信贷和金融工具,就会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