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哈电集团:数字化打造的国际动力航母

日期:2013/03/01   来源:《电力系统装备》   作者:谢桂珍
  摘要:“从概念设计到工程设计,从仿真分析到数据管理,从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再到安装服务,数字化工具为制造业在设计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理念创新上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让企业创新蓬勃发展并充满了力量。”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副总经理苗立杰日前在“AU中国大师汇”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深耕,无疑也赋予了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巨大能量。

“从概念设计到工程设计,从仿真分析到数据管理,从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再到安装服务,数字化工具为制造业在设计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理念创新上都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让企业创新蓬勃发展并充满了力量。”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副总经理苗立杰日前在“AU中国大师汇”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国际动力航母

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哈电集团无疑从创建伊始就承载着振兴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哈电集团是由国家“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是为适应成套开发、成套设计、成套制造和成套服务的市场发展要求,最早组建而成的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电力驱动设备制造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也是目前国资委管理的53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历经60多年的洗礼,哈电集团在提升电力系统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上可谓斩获丰厚。其在高端发电设备领域不断前行,树立起一座座骄人的里程碑:从容量200 MW1000 MW等级的跃升,结束了我国发电机组在高能耗、小容量低谷的徘徊;从常规火电机组到核电机组的跨越,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技术垄断,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独立建造核电主设备的企业;从0.8 MW水电机组到700 MW巨型空冷水电机组,哈电集团站在了世界水电之巅。

谈及哈电集团的产业布局和主要业务板块,苗立杰称,目前其已形成了以大型煤电、水电、核电、气电、风电、电站总承包工程和舰船动力装置等主导产品为核心的多电并举、齐头共进的格局,将全力打造发电设备、驱动与控制设备、通用与环保设备、现代制造服务业四大业务板块。

目前,哈电集团的水电年生产能力达6000 MW,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火电年生产能力达3MW,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以上;气电年生产能力达4800 MW,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具备同时批量生产3种舰船动力设备10台套的能力;具备同时承包海外多个电站工程项目和交钥匙工程能力;初步具备制造41000MW级核岛主设备及461000 MW级常规岛设备的年生产能力,并在二代及二代改进核电技术的基础上,率先承接了采用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的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和核岛蒸发器等关键设备的生产制造任务;风电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和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并与美国GE公司合作,主要生产4.2 MW及以上海上系列风电设备,1.52.75MW陆上系列风电设备;此外,其还具备太阳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海水淡化等制造能力。

 

引领产业升级

对于当下电力行业面临的整体经济下行走势,苗立杰分析,除受国际经济危机大环境影响之外,整个发电市场也正面临周期性的调整,“目前我们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缺电,以前缺电时项目上得过猛,产能由三四百万千瓦增长到3000多万千瓦,整整多了一个数量级。要解决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还要依靠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进行调整。”

从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的疾速跃进,哈电集团已掌握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节能、环保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走上了一条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道路。“我们的产品研发目标是高效、环保、经济、可靠。同样是燃煤发电,我们在排放和能源利用效率上已大大提高,已被世界认可并被称作‘洁净煤发电’。在电力驱动上,我们同样讲求节能和高效。我们一方面在发电设备上提高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在用电设备上也注重提高效率。”苗立杰说。

事实上,对于国家大力倡导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新能源产业,哈电集团也有所建树。在核电领域,自从日本核辐射事故之后,国家对二代、三代核电发展的要求主要是以安全为主。目前,哈电集团主要承担的AP1000核岛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首台国内制造的三门核电站2号机组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PRHR)已经成功制造,对三门核电2号机组核岛工程项目的进展无疑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在四代核电关键设备主氦风机关键技术上,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难点基本解决,核心技术转子刚强度设计已完成优化,主氦风机滑动轴承结构样机正在进行试验,主氦风机样机的研制工作得到了清华大学核研究院及客户的充分肯定。”苗立杰说,“核电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使我们在设计、生产、制造上一点儿都不能马虎,因为核电无小事。”

展望哈电集团的“十二五”目标,苗立杰充满信心地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集团化、信息化、国际化和产品的相关多元化上下功夫,确保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双翻倍的‘倍增’目标,再造一个‘新哈电’。面对未来,将继续精心打造中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巨型航母,在中国最好、世界一流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践行自主创新。”

 

数字化协同创新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产业变革,因此,作为中国民族工业脊梁的哈电集团,也必须在保持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对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进行持续性的投入。通过采用Autodesk产品设计套件以及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协同应用,哈电集团实现了从概念到投产的全程紧密协同,真正做到了数字化整合驱动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对于大型机械制造设计来说,苗立杰强调,“团队”概念是设计的重点,设计过程中需要弥合传统流程的边界、打通数据链条并实现协同创新,才能保障创新设计资源的有效性。因此,流程组合与分工协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设计制造流程中有效地实现了数据的关联、共享,进而实现协同创新。从二维到三维、从机械到电气、从仿真分析到设计制造,哈电集团的信息化应用全面覆盖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哈电集团的信息化架构分为三部分:一是技术平台,涵盖设计、研发、工艺、检测等;二是管理平台,包括MRPHRSCM、财务管理等;三是制造平台,即MES,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MES也正在向数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经历了CADCAECAPPCAM等模块化阶段后,以及随后的PDMPLM,信息化应用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了需要系统集成的阶段。作为哈电集团信息化工作的总设计师,苗立杰称,“信息化过程是顶层设计,是自上而下的战略实施。当模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集成,我提出了ERS概念,即企业资源协同,就是强调协同设计、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后ERP时代。在ERS平台上,资源可以进行更好的融合,除具有一般协同的作用,还会产生同步能量的共生,即资源集成后会产生1+1>2的效果。”

Autodesk软件套件正是通过和制造业全方位的深度融合,通过全面地提升制造企业的上下游协同,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譬如,哈电集团总部位于哈尔滨,但分公司遍布全国各地,从哈尔滨到佳木斯、秦皇岛,再到北京、镇江、昆明,各地都在一个网络应用平台上进行协同。借助强大的数据和材料库资源,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协同。

“对于二维设计软件,AutoCAD已然是大家公认的和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其发展到三维设计软件Autodesk Inventor则变得更加简单、实用。”苗立杰称,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包含三维建模、信息管理、协同工作和仿真分析等功能,除可以创建三维模型和二维工程图,还可以管理成千上万个零件和大型部件,其连网工具可使工作组人员实现协同,方便数据共享和同事之间设计理念的沟通,在加速设计的同时实现团队设计。其设计可视化功能,不仅能够提供可预见的产品设计流程,更能通过工程设计数据传达产品设计意图,提高协作效率。

“此外,Autodesk Vault在核电设备的协同应用上也非常方便、实用。目前,我们的核电设计院在北京,而核电制造基地在秦皇岛,对我们实现异地协同应用提供了便利。同时,VaultPDM的管理下还实现了设计和制造的一体化,这对于我们制造企业来说尤其重要。”苗立杰说。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