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历经多轮检测 状态检修监测设备问题多

日期:2013/06/27   来源:《电力系统装备》   作者:崔宏薇
  摘要:近日,浙江省电科院龚金龙向记者透露了前几次对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可谓问题多多。

 

2013530日,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电科院”)高压计量、热工计量、化学专业共同承担的2013年浙江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全性能检测工作完成。其对来自18个厂家的40余套在线监测装置展开了计量准确度、通讯功能、绝缘电阻、介电强度、冲击电压耐受、电磁兼容、高低温、交变湿热、72h连续通电等项目检测。相关检测结果尚未公布。

而在此前的2011年、2012年,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试点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都进行了类似工作。

近日,浙江省电科院龚金龙向记者透露了前几次对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可谓问题多多。

 

检测暴露问题

据了解,浙江省电科院分别在201112月、20127月、201212月对在线监测装置、带电检测设备进行了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全性能检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抽样检验、零购中标带电检测和试验装备检验,分别涉及72个厂家、18个种类共计225台套,26个厂家、10个种类共计275台套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以及九大类带电检测设备和九大类常规(停电试验)高压试验装置的检验。

其所检测的在线监测装置包括输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如导线测温、导线舞动 、导线覆冰 、杆塔倾斜 、微风振动装置等;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如避雷器 、变压器铁芯接地、变压器局部放电、GIS局部放电、操作机构、开关触头温度、电缆接地环流等。

“在201112月展开的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全性能检测中,有9个厂家、22套设备中途退出检测,最终63个厂家共计203套设备(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126套、输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77套)完成检测。”龚金龙说,“其中,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中有86套存在不合格项,合格率为31.7%,输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有37套设备存在不合格项,合格率为51.9%。”

而谈到检测出的问题,龚金龙告诉记者主要包括铭牌制作混乱,制作、装配工艺差,通讯规约不统一,测量原理与功能性存在缺陷等七大类。

其中,铭牌制作混乱主要包括无铭牌、铭牌制作不合格、铭牌信息不完整。由于在线监测装置为计量设备,无铭牌将造成同类设备在现场安装时不同单元之间的混乱搭配问题。计量设备多用于定量测量,不同于功能性设备,当一套完整系统中的某一单元被替换时,其整体的计量性能将发生改变。因而极易出现经过检测合格的多套设备,由于无铭牌作为唯一性标识,当其不同单元之间的搭配顺序改变时,其计量性能由合格变为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在检测中,浙江省电科院发现,绝大部分制造商均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铭牌的制作。

小小铭牌就存在诸多问题,在线监测装置本身也没能逃脱制造、装配工艺差的命运。由于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于所监测的电力设备附近,高温、高湿、酸、碱、雨、雪、冰等恶劣环境条件均会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而对设备的制作装配工艺、传感器选型等要求很高。但经检测,有的产品的不锈钢外壳,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焊条,导致焊缝有锈蚀,与之配套的螺丝也不具备防锈功能;有的则存在传感器与主机不匹配问题,外购配件质量不稳定,板卡松动等。

除此之外,在线监测装置还存在通讯规约不统一问题。尽管国家电网公司和浙江省电力公司对数据传输规约均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并进行了公开发布,但在检测中还是发现导线舞动、杆塔倾斜、微风振动等监测装置的通信规约没有进行完整定义,而且较多设备未严格按照规约进行约定,部分设备仅仅实现数据定时上传,对于数据请求、时间修改等功能无法实现。

 

三大原因待解

细数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出现的种种问题,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龚金龙告诉记者,标准和制造商素质是最需要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地方。

据了解,尽管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出现已有多年,但我国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针对此类装置的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目前,设备制造商均按各自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由于没有相应标准,故无法对制造企业生产的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统一规范的质量监控。

另外,部分装置计量标准也未建立。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测试仪器,应用到了新的技术研究成果,技术质检机构现有的计量标准不能满足此类设备的量值溯源需要,相应计量溯源标准的建立还需经历较长的过程。因而在此期间无法实现对全部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计量技术性能的有效控制。

“本次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入网检测出现的问题均是由标准不统一、规约不一致及制造商对标准和用户需求理解不透彻造成的。”龚金龙说。

而在质量监控方面,国内尚未建立相应的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测实验室,也未有一支能够完成对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全面质量控制的队伍。虽然国家电网公司已出台在线监测装置相关质量检测技术规范,但在实际使用中,尚存在着不够严谨和纰漏之处,不能全面实现对此类装置的严格质量把控。

除了标准和监控存在问题,当前多数在线监测设备生产商,也存在着专业素质不达标的问题。不仅缺乏基本的计量常识,而且对现场电力设备结构、实际运行方式也不熟悉,设计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现场安装使用要求,例如产品的防雨、防震、抗电磁干扰能力等;对检测方法不明晰,如超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存在的只满足对单频率点检测和检测带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对电力试验测量项目和检测原理不明了,如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存在的测量原理性错误和关键测量参数不显示等问题。

而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董明看来,根据国内近年来的研究,企业已突破了大部分影响在线监测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达到了技术实用化和智能化的效益。尽管仍存在技术难题,目前相关机构也正在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并趋于解决。随着技术的成熟化、产品化、国产化,该类产品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在线监测技术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在大量推广实用过程中,不断发现、克服及研究提高。

看来,作为一种实现智能电网构想的关键技术,相关企业不仅应该看到广阔市场,更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的技术难题,以严谨态度、扎实工作赢得属于自己的“蛋糕”。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