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以科技为力量 杜邦引领光伏行业走出“阴霾”

日期:2013/06/27   来源:《电力系统装备》   作者:石珊珊
  摘要:“我们认为中国政府能源机构需要做一个高瞻远瞩的计划,一方面要保证光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光伏的装机规模。但所有问题的核心是,我们不只是在生产光伏产品,也在使用光伏产品,所以要对光伏产品的使用年限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对材料的选择要建立一个行业的规则,而不是通过牺牲质量,这样行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在SNEC 2013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财政部的一则通知,拨乱了众多光伏人士的心弦。《财政部关于清算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金的通知》(财建【2013117号),明确要求,对20092011年金太阳项目中已完工且并网的项目按补贴标准清算,而对未及时完工或发电的项目则取消示范,收回预拨资金,清算大限为2013630日。这意味着,历经4年累计百亿投入之后,金太阳工程已经成为历史。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能源机构需要做一个高瞻远瞩的计划,一方面要保证光伏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光伏的装机规模。但所有问题的核心是,我们不只是在生产光伏产品,也在使用光伏产品,所以要对光伏产品的使用年限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对材料的选择要建立一个行业的规则,而不是通过牺牲质量,这样行业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在SNEC 2013期间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质取胜  放眼未来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使普及光伏发电成为许多人的梦想,作为一家拥有210年历史,长期致力于太阳能行业创新的公司,杜邦通过导电浆料、背板和封装材料等一系列产品,不断协助整个行业提高光伏转换效率、延长组件使用年限,从而降低度电成本,促进光伏发电早日平价上网,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创造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未来。

1975年以来,在全球已经安装的4亿个太阳能组件中,超过50%采用杜邦的材料;在过去的十二年中,杜邦几乎将电池转化效率提升了一倍。同时其以超过30年实践验证的背板保护材料为光伏系统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自2008年以来,杜邦已在全球取得近200项有关太阳能方面的专利,同时有1300项专利应用等待批准。

不过,即使强大如杜邦,在光伏产业调整期亦难独善其身,其2012348亿美元的销售额与过往几年的增长速度相比已稍有放缓。但杜邦在市场条件最困难的阶段,也从未动摇过对光伏市场的信心,新产品推出步伐仍在不断加快。SNEC 2013期间,人气持续火爆的杜邦展台,也印证了杜邦战略的正确性。

“我们看的比较长远,这是因为我们会从过去来观察这个行业。未来5年,光伏行业每年还是会有20%安装量的增长。2015年,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就会达到平价上网。这意味着光伏产业将实现商业化,而不再只依靠政府补贴。”郑宪志表示。

正是因为其更关注10年、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所以杜邦希望能够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具有价值的环节中去,从而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而质量是一切问题的核心所在。

“质量问题是我们最担心的。一个产业不能因为恶性竞争导致其本身的社会责任感也跟着降低。”郑宪志认为,企业不能因为成本压力而牺牲质量,从而牺牲光伏行业应该有的市场竞争力。

“现在安装20 MW的光伏电站要投2亿多元,每瓦相当于10元。事实上,使用好的材料,每瓦价格应该在11元左右才比较合理。”郑宪志继续分析道,“组件是70美分/w,即4.5~5/w之间,建电站要再加一倍,就是9/w,加上其他材料,成本在10/w或者多一些,投资者才有一些利润。”而目前很多电站的每瓦价格在8元左右,在成本压力下,就难免偷工减料。由此引发一系列的质量事故,令人唏嘘。

在此次展会上,记者也注意到,杜邦展出了在全球各地使用10年、20年后的组件背板,其损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郑宪志认为,材料是关键,唯有使用通过实践验证的材料,才能使光伏系统达到期望的使用年限,使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只为一时之利使用了不正确的材料将会导致组件早早就出现损坏、无法正常运行,或是出现功率衰减等质量问题,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导致投资者收不回投资,也会影响社会对光伏行业的信心水平,这些早期失效的组件废弃后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产能过剩会引发一系列恶果。由于超额投资,引发恶性竞争,造成成本压力过大,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虽然,目前整个行业处于整合期,发展不够健康,但不能因为成本的压力,牺牲了质量。”郑宪志讲道。

 

科技为先  走出阴霾

经济危机的重创及无序扩张的产能,使得整个太阳能行业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变革。但杜邦却始终不为所动,以长久的姿态和源源不断的投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引领光伏行业的发展。

20117月,杜邦收购Innovalight公司,该公司专门研发硅墨及工艺流程,可将晶体硅光伏电池的效率提升19%以上。此次收购无疑使杜邦拥有了更广泛、更具整合性的光伏材料与技术方案。2012年,在BP等能源巨头退出太阳能产业,全球大量光伏企业破产、中国光伏产业进退维谷之际,杜邦却频频出手,逆势加注。杜邦首先与当时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组件生产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签下合约,后与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签署了价值1亿美元的光伏材料协议。不久,又与常州天合光能集团、中电电气集团签订长期合同,将光伏领域的材料和创新协作依次延伸。

在市场的寒流期,杜邦逆势投注光伏,正是源于对自身技术能力和经验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源于对未来产业趋势的思考。对大趋势的判断,密切结合市场的科技创新,成为杜邦在诸多领域占得先机的法宝。

关于在中国的科技研发,郑宪志解释说:“我们在中国特别在做的两件事,一是设立研发中心,将科技带到中国,让客户使用最高新的科技;二是倾听客户的声音,将市场需求,反馈到研发中心,让研发人员都能为中国光伏产业开发做出贡献。这是一个研发方向,即一方面提供好的性能材料,另一方面反馈市场需求。杜邦将从科技的角度,协助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光伏解决方案。”

在光伏产业里,先进的材料能够提升光伏电池的效率并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关键。事实上,杜邦在太阳能光电产业已经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其材料研发、应用知识、制造专业以及面对全球市场都颇具影响力,在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保障光伏系统使用年限,以及降低整体系统成本方面多有建树。对于光伏发展的未来,郑宪志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光伏市场将逐渐扩大。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提升,更为光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记者注意到,中国的主流光伏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和杜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英利就与杜邦积极展开了技术和知识上的共同协作。通过借助杜邦的技术平台,双方已在提升光伏电池效率、延长组件使用寿命及降低总体光伏系统成本等多个合作项目上取得了具体进展,熊猫N型单晶硅高效电池就是双方合作的结晶。

SNEC 2013现场,晶澳太阳能首席技术官刘勇在杜邦展台的驻足更是杜邦科技广受欢迎的明证。杜邦TM Solamet® 最新一代正面导电浆料,应用于晶澳太阳能全新的Cypress系列—单晶P型电池高效能组件,搭配优化的增强型低表面浓度扩散技术,协助该系列产品的电池转换效率达到平均19.4%以上。这一切表明,杜邦一刻也没有停留,正在以科技的力量与更多的合作伙伴携手迎来中国光伏产业的春天。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