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独角兽企业蓄势待发 颠覆性技术是其孕育摇篮

日期:2016/11/22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何 珺
  摘要:随着各项颠覆性技术的不断涌现,它所孕育出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兴业态将成为独角兽企业引领的颠覆性创新的集中爆发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很可能集中爆发于智能硬件、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各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对比将因此发生明显变化。


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稀有而高贵的生物。人们常用独角兽企业来形容发展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而独角兽企业往往能引领产业变革的方向。

当前,独角兽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彰显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是全球各路资本竞相关注的焦点所在。那么,推进“独角兽”成长的灵芝仙丹有哪些?“独角兽”如何在颠覆式创新中发挥其巨大的引领价值?

赛迪智库工业科技研究所认为,随着各项颠覆性技术的不断涌现,它所孕育出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兴业态将成为独角兽企业引领的颠覆性创新的集中爆发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很可能集中爆发于智能硬件、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各国科技创新力量的对比将因此发生明显变化。

专家还指出,在独角兽企业如何引领颠覆性创新方面,应关注四点:构建孵化产业“独角兽”的独特生态链;高度关注独角兽企业在颠覆性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完善以支持颠覆性创新为目标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什么是“独角兽”?

“独角兽”的概念,最初是由基金投资公司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Aileen Lee 于2013 年提出。其界定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10 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专家曹方介绍,从全球创新能力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独角兽企业彰显了一个国家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从全球分布来看,美国是世界上独角兽公司数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中国,印度、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典,以色列、新加坡和韩国等。

风险投资数据公司CB Insights 发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53 家独角兽企业;而在《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2016 全球独角兽企业榜上,这一数量增至173 家,其中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占到35 家。

从国内的独角兽企业来看,人才是其实现爆发式成长的核心资源。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独角兽企业总占比达到86%,这些地区在创新创业中易于招聘高端人才,尤其是易于找到高级合伙人,创业氛围浓厚,易形成新业态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由于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评价立场的不同,对我国独角兽企业评价的结论差异也很大。”曹方说,综合来看,对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评价基本反映了我国新兴业态创新、创业、创富实力迅速提高的发展趋势。

谁是“催化剂”?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我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大量独角兽企业出现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汽车交通、医疗健康及物流等领域。不难看出,独角兽企业的真正优势是具备更强的创造性,能更好地与其它产品、服务有机融合,开发出价值主张远高于传统类型的新产品和新业务。

2016 年7 月,Gartner 公司发布了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该报告指出,4D 打印、区块链、通用机器智能、神经形态硬件、智能工作空间、智能数字挖掘、商用无人机、互联家庭、机器学习、碳纳米管电池等16 个非常突出的重点聚焦的技术组合,很可能在未来5~10 年展现出极大的竞争优势。

曹方认为,这些专注于技术创新的企业将继续寻找可以帮助其创造竞争优势和价值、降低经营成本、推动业务模式转型的新技术。这与近年来独角兽企业集中涌现领域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值得关注的是,颠覆性技术成就了独角兽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根据国内外多家机构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的综合研判,赛迪智库得出的结论是: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生物和大健康产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工程材料领域的3D 打印,能源环境领域的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和发展,综合交叉领域的生态农业与精准农业等,都将是孕育“独角兽”的摇篮。

“一旦进入市场化,独角兽企业将会如火箭升空般快速发展壮大。未来,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可能集中爆发于智能硬件、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曹方总结道。

如何引领创新?

对于独角兽企业将如何引领颠覆性创新,曹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亚马逊、Uber 等互联网巨头都是曾经的‘独角兽’,经历了从小型创业公司急剧成长为中型独角兽公司,再升华到互联网巨头的历程。但很多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后,却忽略了新兴市场、细分市场的创新模式,陷于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走向衰落。”曹方提醒,要构建孵化产业独角兽的独特生态链,就必须从颠覆性创新迈向渐进性创新。

此外,颠覆性技术对国家或企业把握创新机遇、引领未来产业变革方向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建议独角兽企业重点关注开发移动互联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空天技术等领域,推动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颠覆性技术的发展,重视基因与精准医疗等技术对生命科学、生物育种以及工业生物领域的深刻影响,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重视纳米、石墨烯等技术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曹方还提到,要完善以支持颠覆性创新为目标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这将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议在国家自主创新型示范区内进行试点示范,在企业满足一定规模条件的情况下,以企业近三年的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主要指标,结合研发平台、知识产权、研发团队等创新能力指标,对独角兽企业进行遴选,对入选的独角兽企业给予免税或财政补贴支持。”他认为,应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同时,对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型产品提供强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厉打击压制独角兽企业创新活动的知识产权侵犯行为,支持包括技术创新、应用方式创新、应用领域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各类创新活动。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