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 聚焦十大领域和五项工程

日期:2017/03/0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等现实问题。


近日,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等现实问题。

在此背景下,针对如何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指南》给出了一个全方位的“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的短板

《指南》在“编制背景”一节中写道,新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首先,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数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

其次,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85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和2%。

此外,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制造业高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重在行业和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指南》强调,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尽快加以解决。

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

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

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职工培训缺少统筹规划,培训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十大重点领域

针对上述发展现状,《指南》提出以下目标:“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具体包括:制造业人才资源基本满足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更加吻合,重点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人才发展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等五个方面。

《指南》要求,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以上,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加优化。

在《指南》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其列出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在这份预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专业榜上有名。

根据预测,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比如,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2015年的人才总量为450万人,预计2020年需求将增至750万人,2025年进一步提高到900万人;在电力装备领域,2015年的人才总量为822万人,预计2020年需求为1233万人,2025年需求为1731万人。

对此,《指南》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

除了点名十大重点领域,《指南》还指出,要围绕“四基”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领域,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项重点工程

为了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指南》还提出,实施五项重点人才工程。

具体包括: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

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旨在“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包括推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制造业大型企业牵头组建一批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研究制订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举措。

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将通过实施产教融合工程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则提出,在推进学徒制试点工作过程中,探索制定学徒身份认定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四省(区)遴选确定一批城市,开展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主要针对“企业家”。这项工程将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

其中,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到2020年累计培训不少于1500名掌握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在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到2020年,累计完成100万人次制造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

最后,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是指,面向公众广泛开展质量和质量管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质量知识,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具体要求包括:各省(区、市)每年至少举办3期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各省(区、市)争取每年对500家以上制造业小微企业质量负责人开展质量培训等。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保障措施落地,《指南》明确提出“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求各级政府“在实施相关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还规定“制造业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完善监管机制”。(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