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整体回暖 2017年仍有五大难题待解
日前,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王威伟处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邢翼腾副调研员、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刘宏波处长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段崇波副处长、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史科路等出席了会议。协会会员单位、相关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咨询机构、金融领域等230家单位共48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回顾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企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12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约为19.4万吨,同比增长17.6%;硅片产量超过63吉瓦,同比增长31%以上;电池片产量超过49吉瓦,同比增长超过19.5%;组件产量超过53吉瓦,增长15.7%以上。2016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34.54吉瓦,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地面电站30.3吉瓦,分布式电站4.24吉瓦,体现了从西北部向中东部等地区发展的市场格局大转换和从地面电站向分布式发展的市场结构大转换。同时,产业技术水平持续进步,中国企业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在明显加快。另外,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及国际贸易保护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加速推进,‘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产能扩张依然强劲,生产布局渐趋合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大会演讲中讲道。这意味着经过调整,我国光伏行业终于从“双反”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并且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水平持续进步,国内光伏企业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明显加快。由于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其中,硅料成本从18美元下降至10美元/公斤;光伏组件成本从60美分下降至35美分/瓦;光伏逆变器从0.7元/瓦下降至0.3元/瓦;系统“裸造价”(不含土地及送出)从8.5元/瓦下降至6.2元/瓦左右;组件、系统、逆变器、电价8年分别下降90%、88.3%、91.5%、77.5%。此外,光伏产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还与企业发展方向的定位有直接关系。从主打海外市场到立足于国内市场,这样的华丽转身让其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在光伏业发展低迷的时候,95%的产能是要销往国外的,由于“双反”政策影响,光伏业遭遇沉重打击。如今,光伏业出口占比只有40%,出口渠道也与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美国、欧洲等地出口份额下降,但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的出口份额却在大幅提升。
“过去光伏出口市场份额的70%到80%是欧洲,欧洲市场大部分集中在德国。德国、欧洲的政策一发生变化,国内的光伏产业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今,出口的渠道变得宽广,对于光伏行业的稳定发展,是一件好事。”王勃华讲道。据他透露,目前,印度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数额增长接近80%。而我国光伏产品每个月的平均出口额都超过了11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展望2017年,王勃华认为,全球光伏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印度、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仍会保持在一定规模,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正在快速成长;中国市场将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不过,王勃华同时指出,虽然未来市场描绘的比较乐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还有很多挑战需要业界共同面对。在他看来,中国光伏产业还面临五大待解难题:“一是光伏电站用地性质问题,二是部分省份弃光限电,三是补贴难以满足需求,四是电价调整带来的抢装潮导致的阶段性供需不均衡,五是高端装备供给不足。”在诸多挑战面前,光伏业将如何面对,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王勃华给出答案。他认为,“技术创新”四个字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预测,我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0~30吉瓦。“2017年,领跑者项目将会继续催化PERC、黑硅等领先技术的进步,推动N型双面、异质结、半片等超高效电池技术发展和自清洁等新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智能制造将加速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优势。”王勃华进一步讲道。(石珊珊)
- 01-25八大关键词重现2015年太..
- 11-23多举措助力光伏行业扩大..
- 08-31光伏行业回暖迹象明显 ..
- 06-12中国光伏行业关于近期欧..
- 05-22威图(Rittal)为光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