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天清洁能源供电 青海将首次实现用电零排放
6月18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西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自6月17日0:00至23日24:00,连续7天合计168小时内将全部以太阳能、风能及水力发电供应全省用电。据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对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效利用意义重大。
据国网青海电力调控中心负荷预测数据显示,6月17日至23日,青海省日均用电量1.75亿千瓦时,日均用电负荷720万千瓦,最高用电负荷750万千瓦。在此期间,连续7天合计168小时内,国家电网公司将全部以太阳能、风能及水力发电供应全省用电。其中,78.3%的电力供应来自水力,21.7%的电力供应来自新能源。
青海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可开发利用水电资源2314万千瓦、太阳能资源10亿千瓦、风能资源7500万千瓦,是国家重要的区域能源接续基地。201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之首加以扶持,掀起了光伏电站建设的高潮。“十二五”以来,青海光伏以平均每年100万千瓦的速度有序增长,年均增速达58%。
截至2017年5月底,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234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1943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82.8%。其中,水电1192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50.8%;光伏682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29.1%;风电69万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2.9%。
目前,水电和光伏已经成为青海电网第一、二大电源,这种电源结构为国家电网公司尝试对一个省份以全部清洁能源供电提供了可能。全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用电零排放,有助于推动青海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也与青海省第十八届青洽会“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主题非常贴近。
据了解,以全部清洁能源对一个省份连续7天供电,对全国范围内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国际上,葡萄牙电网曾于2016年5月7日至11日共107小时实现全清洁能源供电。相比而言,本次青海电网全部清洁能源供电具有供电时间更长,光伏发电比例高,供电难度更大的特点。为保障供电期间电网安全稳定,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协调国调中心、北京电力交易公司、西北分部和青海电力多方联动,提前在风功率预测、光功率预测、水电开机及出力调整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供电期间,青海省内用电负荷全部由省内水电和新能源提供,不足部分外购西北区域内新能源电量进行补充,保证新能源电量比例不低于20%。期间,火电电量全部通过市场交易方式送出,大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源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验证。
根据《青海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2025年青海新能源装机规模分别达3500万、6100万千瓦。“两个通道”建成后,每年向中东部输送清洁电量1100亿千瓦时,可替代原煤近5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000万吨、二氧化硫18万吨、氮氧化物24万吨、烟尘3万吨,对于优化中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具有显著作用。清洁能源消纳需要全国大电网,更需要构建统一大市场。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加快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展新能源消纳课题研究,强化清洁能源全网统一调度,严格并网管理,组织省间直接交易、替代交易和置换交易,清洁能源消纳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年一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为579亿、18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2.1%和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