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
11月30日,2017中国矿业全产业链大会暨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相关委办、国土资源部、工信部、科技部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30多位院士,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五矿集团、中铝集团、中国黄金集团、鞍钢集团、紫金矿业等矿产资源开发和材料应用领域的1000多家单位、2000多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推动矿业转型的推手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在联盟成立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成立,是矿业行业借鉴其他行业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进一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推动矿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科技支撑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动作为与实际行动。
曹卫星说,新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政策以及联盟章程、有关办法,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互促进的矿产资源与材科应用创新体系,加强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领域协同创新。要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指导下,本着平等、自原、互利原则,真正成为我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领域的相关机构和组织,以企业、事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真正成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促进矿产资源产业与材料产业合作,提升联盟单位行业竞争力,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产业与材料产业全产业链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行业组织;成为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链接各种资源,打破各种壁垒,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科技引领、壁垒突破、跨界联合,推动中国矿业转型的推手;成为联盟成员各方合作共赢、协同创新、无缝链接平台,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与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在会上表示,中国矿业行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业中心和矿业大国,正努力向矿业强国迈进。但是,在201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矿产品需求疲软,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矿业进入寒冬期。传统矿业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只有加大产学研合作,建设创新驱动型矿业,才能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才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提高产业竞争力,才能促进我国矿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打造协同创新的平台
据了解,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是根据科技部、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指导下,由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鞍钢矿业集团、五矿集团、中铝集团、中国黄金集团等5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
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由专家委员会、理事会及秘书处构成。联盟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80余位院士、专家组成,由徐匡迪院长担任名誉主任,干勇院长担任主任;联盟理事会由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鞍钢矿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招金集团、湖南黄金集团、北京矿业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0余家矿业与材料行业单位组成。
中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联盟是以企业、事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组织,是联盟成员各方合作共赢的协同创新、无缝链接平台,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旨在旨在链接各种资源,打破各种壁垒,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相互促进的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促进矿产资源产业与材料产业合作,提升联盟单位行业竞争力,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产业与材料产业全产业链的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协调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下一步,联盟将建立矿产资源与材料智库平台,重大项目联合开发投资平台,矿产资源全产业链大数据服务平台,院士专家全产业链会诊服务平台,产品项目资金人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绿色矿业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全面支撑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工信部矿产资源与材料相关工作,积极充当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全面服务于联盟成员单位,推动我国矿产资源与材料应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