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300万人才缺口待补

日期:2017/12/04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11月25日,在全国机械行业首届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开幕式上,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执行主任、竞赛组委会主任史仲光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人,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50万人。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不仅要依靠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眼下快速增长的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月25日,在全国机械行业首届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开幕式上,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执行主任、竞赛组委会主任史仲光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人,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50万人。

为了满足市场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和师资队伍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行动。以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为例,预计未来三年将投入1亿元,培养5万名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人才发展新要求

史仲光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工业机器人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之一,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0亿美元,销售量将超过11万台,占到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的30%左右。

“‘机器换人’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制造中的3C产品、汽车、冶金及化工等行业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但‘机器换人’并非不再需要人,而是对产业技术工人有了更高的要求。”史仲光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到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00万人,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50万人。

《中国制造2025》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去年底,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

《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提高生产一线职工对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加强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强化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内容。

为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供技能人才和智力保障,2017年3月,由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编写的《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标准在武汉发布。该标准填补了工业机器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标准的空白,得到了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广泛认可,并已在行业推广应用。

为做好标准宣贯工作,此次标准发布会同期启动了本届竞赛的筹备工作。“希望通过全国性的技能比武形式,检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职工与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在操作调整和装调维修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技术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工作相结合,为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选拔优秀技能人才,提升人才自主创新、工作质量及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史仲光说。

全国性技能比武

筹备了近一年的全国机械行业首届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于11月25日拉开战幕。本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为指导单位,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广东赛区)承办。

主办方称,本届竞赛是继今年3月工业机器人两个职业技能标准发布后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行标准和贯彻标准的具体活动。上述两个职业技能标准充分考虑了技术发展和产业机构变化对职业的影响,对制造和应用企业相关人员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据悉,经过预赛选拔,最终有16家企业集团、26家院校的120名选手进入总决赛。参赛者大多来自工业机器人应用企业和具备相关专业设置的职业技术院校,包括东风汽车、上汽、北汽、重汽、吉利、柳工等企业集团,以及广西南宁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深圳技师学院、衡阳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进入决赛的选手平均年龄只有29岁,具有本科学历的有53人,最高学历是博士。

主办方表示,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竞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在机械行业尚属首次。本届竞赛共设立两个工种的竞赛考核内容,且参赛人员要同时参加同工种两个机型的操作调整和装调维修,保证了竞赛考核的难度和广度。

考虑到工业机器人行业对技工需求旺盛,而当今的青年技工成长快、复合型强等特点,主办方诚邀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支持赛事,并设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称号,为35岁以下年轻的选手增设奖项,鼓励更多的年轻选手参与行业竞赛,带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职业教育助力

此次大赛举办地佛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佛山市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市场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和师资队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1月2日,佛山市教育局发布了《佛山市加强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017—2020)》(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预计到2020年,佛山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专业占比将达到30%,培养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人才达5万人左右。

据佛山市教育局介绍,目前佛山已有7所中职院校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今年招生计划达472人,而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专业的则有9所中职院校,招生计划达1353人。总体来看,佛山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发展态势良好,职业教育正逐步成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和推进器。

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院长王震洲告诉《机电商报》记者:“我校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已有两年,虽然目前还没有毕业生,但就业前景很好,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因为社会普遍看好工业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所以招生情况也很不错。”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学校+公共实训中心+企业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佛山模式、“高校理论教学+产业教学科研中心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企业项目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对此,王震洲表示,在政府重视、学校设备设施齐全的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关键,学校承办竞赛也正是这种模式的体现之一。

此外,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允许职业院校使用10%以内的教职工编制,面向有特殊贡献和特殊才能的人才,直接引进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急需教学岗位教师;建设兼职教师库,以购买服务方式聘请兼职教师到职校任课。“虽然学校总体不缺老师,但高端人才,尤其是能在新兴产业领域任教的人才,非常缺乏。”王震洲说。

在财政支持上,佛山市财政预计未来三年将投入约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相关项目建设。新增一批工业机器人相关领域中职示范专业点、专业带头人工作室、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选送100名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教师出国,进行为期2至3个月的培训。

同时,还将遴选新增6~8个市级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示范专业点,给予200万~300万元/个建设经费,优化提升实训中心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