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都”揭牌 德阿产业园区布局锂电全产业链
“中国锂都”揭牌仪式于1月16日在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新能源年会”期间举行。“德阿产业园区虽然历史不久,但是发展速度快、效果好,正努力打造‘中国锂都、千亿园区、锂电产学研高地’。”德阿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戴先彪在会上介绍了园区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前景。
2015年5月,德阳市、阿坝州党委政府设立了“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德阿产业园区”)。同年9月,四川、浙江两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浙川合作框架协议》,将德阿产业园区列为“浙江-四川合作园区”。德阿双方以德阳市的区位条件、工业基础为平台,以阿坝州的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及锂矿资源优势、电价优势为保障,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共赢。
德阿产业园区选址于绵竹市,规划面积20平方千米,已批准面积6.5平方千米,园区包括拱星工业园、无锡工业园、九绵文旅园。园区按照“一核两翼”的产业定位,加快锂电主导产业的发展。“一核”即重点发展以锂电产业为主导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两翼”指的是文化旅游和环保产业。
戴先彪介绍,德阿产业园区已纳入全省藏区飞地园区布局发展规划,各项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在矿产资源方面,全国已探明的锂辉矿中,四川占70%以上,其中阿坝州探明原矿储量7400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可开采量为全省第一;阿坝州还有丰富的留州电量,每度电价在0.40元以内,省经信委已将德阿产业园纳入首批售电侧改革试点范围;在人资源方面,德阳工匠技艺精湛,绵竹有大量具有制造和化工从业经验的工人,且园区相对沿海有物价低、工资低的优势;在IPO政策方面,注册地在阿坝贫困地区的入园企业,最近一年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3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德阿产业园区成立以后,随着入驻企业的越来越多,产值越来越高,为阿坝2020年的脱贫攻坚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定向招工,助力就业脱贫,为阿坝州广大群众、大学毕业生解决了就业。
“在阿坝州建工业,存在成本高、离内地远、自然环境差等不利因素,但又不能不发展工业,所以建立了飞地园区,成阿园区开创了飞地园区的先河,而德阿园区的成立将树立飞地园区的标杆,破解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困扰。”戴先彪说。
基础设施是园区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的必备硬件。德阿产业园以原有的新市工业园B区为基础,经过3年建设,已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1座,日处理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2座,以及日供气3万立方米的供气站、日供水1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日处理200吨的垃圾处理厂等,天然气管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也基本完备。
2017年,阿坝州落实了中央藏区专项资金1.875亿元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星旺大桥、园区道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已于2018年12月竣工,星旺大桥建设项目将于2019年10月竣工,工业大道及平台建设项目将于2019年12月竣工。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德阿产业园区着力于锂电产业的招商和发展。致远锂业(2015年8月)、思特瑞锂业(2016年11月)、优源新能源(2017年6月)、玉阳新材料(2017年11月)、汉生化工(2018年12月)、晟德碳材料(2019年1月)等锂电企业先后入驻园区。截至目前,入驻园区企业已达10家。
通过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德阳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培养壮大一批具有广阔前景和创新动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集聚,努力把园区建成“中国锂都、千亿园区、锂电产学研高地”。
据介绍,预计到2020年,德阿产业园区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集约集聚、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富有活力的发展格局;园区基础设施完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家,营业收入达200亿元,对阿坝藏区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园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占园区营业收入比例将超过70%。(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