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全国人大代表种衍民: 助力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帮助中国高端制造业更好地“走出去”

日期:2019/03/12   来源:机电商报石珊珊   
  摘要:衡变公司自2001年重组以来,在种衍民的带领下,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了连续十八年的高速增长。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变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种衍民带着人民的嘱托赶赴盛会。



      今年是种衍民第十二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为人民“发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监督”依然是他此行光荣重要的职责。通过近一年来的深入调查和思考,今年“两会”期间,种衍民针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等思路举措,提交了《关于开放高压开关设备第三方检测机构准入,降低型式试验费用的建议》《修改制造业“最低价中标”评标规则,引导企业科技、质量竞争》《关于在高铁站放置便民手推车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强化失信人惩戒实效的建议》《关于恳请中国驻外机构协助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建议》等五项议案或建议。
    ”特高压”检测应放开
      近十年来,我国已建成的“八交十直”特高压电网线路,形成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新格局。
      在中国电力建设宏图中,高压开关作为强电电路系统中用来分段与联通的关键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不仅在超、特高压领域被广泛应用,更带动了上下游一大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出于对电网和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考虑,国家对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类产品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和准入制度。每种高压开关产品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和相关部门的新产品技术鉴定。
      “由于高压开关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难度大,周期长,投资大,国内目前具备高压开关检测能力的机构仅有四家,具有高压开关全部型式实验能力的检测机构仅一家,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特征,型式试验费用居高不下。”种衍民介绍道。
      这一现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问题”:检测机构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高压开关设备检测“排队”的情况十分普遍,等待时间短则3到6个月,长则1年,严重影响了研发进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型式试验费用已成为制约企业创新步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也导致个别企业走上了以损失产品质量换取利润的险路,极易对电网安全造成危害。
      针对这一情况,种衍民建议国家开放高压开关设备第三方检测机构准入机制,制定各类企业都具有的准入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并大幅降低高压开关设备型式试验费用,切实减轻企业研发成本,激发创新活力。
制造业如何壮大发展走出去
      目前在制造业大行其道的“最低价中标”评标规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戕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令行业技术发展停滞不前。由此评标规则衍生而出“只求合格”的产品质量导向也与高质量发展理念严重背离。为打破这一危害深远的局面,引导企业形成良性的科技、质量竞争氛围,种衍民代表建议,从政府招标做起、从国有企业招标做起,摈弃产品招标过程中的“最低价中标”法则,倡导企业进行产品科技和质量竞争;降低评标规则中价格评分权重比例,变“低价比高价得分高”为“平均价得分最高”,并扩大技术、质量指标得分差距,以此来有效引导制造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
      作为响当当的“名片”,中国特高压发展打破了外资企业长期垄断的被动局面,国内特高压领域制造业从跟随者逐步蜕变为引领者。
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建成和核准在建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3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4亿千伏安(千瓦),在保障电力供应、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改善环境、提升电网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的步伐节奏加快,在收获不俗成绩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阻碍。
      在种衍民看来, 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牌资本主义企业最先“走出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将品牌名称、生产制造原产地、业绩作为进入市场的门槛,人为制造贸易壁垒,令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中国试验、检验和鉴定机构尚未与国际接轨,导致了我国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压、特高压产品常不被国际社会认可。
      面对诸多历史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阻碍,仅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扭转局势。为保障中国高端制造业加速“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世界产能合作,种衍民建议,中国外交部督促指导中国驻外机构,如大使馆、总领馆、经参处、商会等,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与当地政府、国营公司沟通谈判,取消原有欧美品牌和原产地的指定,接受和采用中国技术和标准;由驻外机构牵线搭桥,装备制造商为主导,给当地相关主管部委、电力公司等做专项技术推介;协助中国试验、检验和鉴定机构走向国际舞台,助力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帮助中国高端制造业更好地“走出去”。
      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对种衍民个人,以及衡变公司在行业内所作出成绩和贡献的高度肯定。衡变公司自2001年重组以来,在种衍民的带领下,通过改革创新,实现了连续十八年的高速增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成功研制了众多世界和中国首台、首套产品,形成了以衡变为核心的国家火炬计划衡阳输变电特色产业基地。公司已成为世界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核心骨干企业、世界最大的输变电产业集团,也是输变电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进步最快的企业,并连续十四年成为衡阳市市属企业第一纳税大户。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