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安全产业万亿蓝海市场蓄势待发

日期:2019/12/1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中国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年)》指出,2020年我国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但眼下还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企业规模较小等问题。紧接着,11月底发布的《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白皮书(2019年)》则提到,我国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主要呈现出东部较强、中西部较弱的特点。

近一个月来,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连续发布了两份重量级报告,并且均和眼下大热的安全产业密切相关。

率先发布的《中国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年)》指出,2020年我国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但眼下还存在顶层设计不足、企业规模较小等问题。紧接着,11月底发布的《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白皮书(2019年)》则提到,我国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主要呈现出东部较强、中西部较弱的特点。

规模发展迅速

《中国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 年)》指出,由于安全产业是一个复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产业,各国对其定义和分类范围各不相同。目前,各大咨询机构将安全产业细分为各子行业进行研究,如工业安全、公共安全、安全服务、应急救援等。

在著名咨询机构HSRC的安全产业规模报告中,安全产业被定位为公共安全和国土安全。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安全产业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总计416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46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自然灾害预防和应急装备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增长了13%,在202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

此外,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弗里多尼亚集团对全球安全服务市场进行了预测,在其2018年年底发布的报告里提到,全球安全服务将以年率5.8%的速度成长,2022年将达到2690亿美元的规模。市场成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基础迅速扩大,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而当地的公共安全缺乏适当性、可靠性等。

分区域看,美国自“9.11”事件以来,普通民众和政府的安全防护意识空前高涨,每年对安全的投入数额庞大,已经成为了其安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更催生了广阔的安全产业市场,同时其安全产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据咨询机构Market Line数据显示,美国安全产业市场约占全球的1/3,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996亿美元。总体来看,美国安全产业未来将保持增长态势,未来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6%左右,增速趋缓。2022年,美国安全产业收入预计约1222亿美元。

除了北美这一全球最大的安全市场,排名第二的欧洲,其市场份额占25%到35%。为了提升安全产业的竞争力,欧盟提出在某些优先技术或领域将推出认证程序,建立预先商用采购方案等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打开各成员国的安全市场,提升安全企业的竞争力,也将大幅降低产品商业开发成本,拓宽终端用户的选择范围。

在发展中国家,安全产业也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增长极为显著。国家及地方层面的立法和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被强制要求遵守相关法规。此外,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政府对安全防护的宣传等都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对工作场所和个体防护的关注度,进一步促进安全产业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增长,拉动了建筑、工程、机械等工业领域的发展,导致工伤事故风险加大,每年因生产安全问题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较多,包括医疗、补偿、工效损失等在内的工伤成本不断上升,大幅提高了对安全产业的需求。

在对全球市场进行概述后,白皮书重点提到了中国市场的表现。通过分析安全产业上市企业规模及占总体规模的系数可得,2018年我国安全产业总产值达8898亿元,较2017年增长15.1%。其中,制造业生产企业占比约60%,服务类企业约占40%。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安全产业规模相对较大,不少优秀企业销售额稳步增长,引领区域安全产业快速发展。

示范园区东强西弱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园区起到重要引导作用。2018年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到2025年,安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还要求“创建10家以上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全国已有11个产业园区通过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含创建单位,下同)的评审。

此次发布的《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白皮书(2019年)》是国内首份系统介绍安全产业园区的白皮书。白皮书提到,我国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主要呈现出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弱的特点。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区位优势为安全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江苏、广东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安全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从园区建设来看,现有的已批复和通过评审的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中,有7家分布于东部地区,且园区特色产业鲜明,安全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潜力,示范效应明显。

中部地区安全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其中,安徽、湖北、江西安全产业发展较好,地方政府对安全产业有较好的认知和积极性。但中部地区囿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限制条件,安全产业整体发展速度稍慢于东部地区。从园区建设来看,现有的已批复和通过评审的安全产业示范园区中,有3家分布于此,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是所在省安全产业发展较快地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的安全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进行充分解读,在多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加紧安全产业布局。从园区建设来看,目前只有西安高新区安全产业示范园这一家示范园区分布于此。

缺乏龙头企业

虽然前景看好,但我国安全产业发展还存在四大问题。首先,产业发展的市场培育机制不足。我国安全产业发展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不足。当前,部分地区对发展安全产业认识不足,政府引导机制尚不完善,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财税支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缺乏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

其次,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大中型安全装备制造企业占比不足10%,即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而大多中小型企业没有长远期发展规划,整体规模偏小,产品性质差别不大。在多数细分领域,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仍未形成。

再者,金融创新支持措施力度不足。由于安全产业多为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对相关产业盈利水平、未来发展预期缺乏认识,贷款意愿较低。此外,安全生产领域缺乏投融资经验,缺少专业的评估方法和权威的评估机构。在保险方面,安全生产领域的低投保率与我国整体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难以匹配,保险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在巨大灾害损失中,我国保险公司通过支付保费承担的损失不超过5%,远低于36%的国际平均水平。

最后,从已有的安全产业园区定位来看,“安全”特色不突出。部分园区建设相对盲目,致使园区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此外,由于园区建设前期投入较大,而政府财力有限,造成园区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功能不完善,对客商缺乏吸引力。

赛迪智库预测,2020年我国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年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同时,先进安全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工作将进一步加强。除了2018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还将继续会同应急管理部、科技部编制《推广先进与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每年遴选一批先进安全产品和服务进入目录,并会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此外,目前工信部正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示范工程征集与遴选办法》和《安全产品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将尽快会同应急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