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国农机院:农业机械化的领航者

日期:2019/12/3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农业机械化带来了什么?1台小麦联合收获机能替代100个劳动力;农机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小麦、玉米亩均分别增产100斤、200斤;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蔬菜产量提高20%~50%;水稻的机械化育秧、插秧、精播与机收应用,提高功效20~50倍;机械收获、烘干、储藏,每年减少粮食损失500亿斤……

1959年,毛泽东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从理论的高度解决了一个行业从哪儿出发的问题。时隔6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如何?作为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农机院”)是无法绕过的一环。近日,记者采访到了中国农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机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博。他称自己还是农机行业的“新兵”,2016年,在中国农机院最困难的时期,王博临危受命,掌管起这家走过一甲子的农机行业重量级的企业。

世事变迁  初心不改

中国农机院正式成立于1962年,其前身是1956年一机部成立的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的振兴一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院自建院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动中国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的责任和使命。”在王博看来,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它深植于中国农机院发展的血脉中,引领着中国农机院不断向前。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农机行业目前有4000余种农机具,其中3200余种的研发技术源自于中国农机院;在中国农机领域,80%的首台套出自中国农机院。如此庞大的数量和占比,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农机院在中国农机发展史上的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科研成果基本都是无偿转让,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正是依靠着这样一群专心于农机科研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率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有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国有科研院所的改制被最终提上日程。 1986年,中国农机院成为首批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型企业。从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到逐步走向市场化,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一群天天和图纸、土地、农机具打交道的人,被推到了改革的最前沿。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在试错中成长,中国农机院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也阶段性地找到了科研与产业化的平衡点,度过了一段平顺的时光。

临危受命  砥砺以行

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农机院开始显露出一系列问题。2015年年底,中国农机院的经营陷入困境,企业资金链面临断裂的危险,大部分资金压在土地、厂房,以及大量的库存上,可流动资产很少。这种靠加大投资规模,以成本换收入的做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正是在这个时候,2016年初,王博从国机集团空降到中国农机院,临危受命,成为新一届的院长。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是高企的资产负债表,无法变现的土地和厂房以及有限的科研投入。王博的第一感受就是,“产业方向已经偏离!必须重新梳理企业定位,把农机院拉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2016年1月25日的院长办公会上,王博掷地有声地提出,“说企业该说的话,办企业该办的事,建立企业思维,以效益为中心,用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式干事。”这也为之后中国农机院“十三五战略规划”的制定打下了基调。他多次强调:“国有企业的三大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基础。”经过半年多的反复推敲和验证,他牵头带领规划部的同志们制定了中国农机院“十三五”战略,明确将中国农机院定位为肩负推动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科技型企业。为了保证战略落地,他提出了“整体瘦身,精干主业,提升管理,协同发展” 的16字工作方针。这也成为近3年来领导班子带领中国农机院转型脱困的指挥棒。

2016年,王博进一步明确了科研立院,发挥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发展思路。本着“有取舍,有进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中国农机院逐步退出了大田作业机械,2016年8月,将其旗下的洛阳中收的控股权转让给中国一拖,仅保留了其35%的股权。这也成为中国农机院整体瘦身、精干主业的典型案例。

2017年中国农机院止住出血点,培育造血功能,盘活资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发挥业务协同,综合施策的效果开始显现。王博坦言,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作为一个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农机行业从业背景的人而言,他试图打破一家企业延续多年的发展思路与惯性,谈何容易!然而,业绩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武器,2018年年初的工作会上,王博在报告中用“中国农机院摆脱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噩梦,成功打赢扭亏攻坚战”为过去的2017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句点。虽然当年的利润只有几千万元,但对于一个沉寂了如此之久的企业而言,它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牵动和鼓舞着中国农机院的全体职工。

振兴农机装备再出发

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曾经一直困扰中国农机院发展的核心矛盾——如何处理好科研和产业的关系,也有了答案。正如王博所说,农机院必须走科研和产业双轮驱动的路线,必须突破多年来以国家课题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在科研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解决以国家战略和市场为导向的“卡脖子”问题,加强“卡脖子”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自主研发攻关,增强核心技术自我供给能力。他说:“产业投入必须要有经济回报,企业必须要有造血能力,用产业化的收入来反哺科研,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

厘清了科研和产业的关系,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思路后,中国农机院把眼光瞄准了一直被国外品牌所主导的采棉机行业。新疆是棉花的重要产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采棉机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但采棉机单台成本高,技术含量高,尤其是采棉头的研制一直是制约国产设备的软肋。之前中国农机院研制过采棉机,但并未形成批量。2018年9月,中国农机院瞄准这一发展契机,迅速立项,组织生产,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向新疆主要采棉区投放3行自走式采棉机60余台,满足了新疆主产区农户急需,市场反馈良好,完全替代了进口。乘胜追击,科研人员们又开发出6行智能控制型采棉成模联合作业机。可以说,采棉机的批量上市,就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实践。

与此同时,中国农机院还响应农业“走出去”的号召,加强资源整合,打造海外业务开拓平台。积极开拓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别市场,并承接了多项国际援外培训。定向研发的埃塞苔麸种植、收获、清选等机械,成功试用并受到当地农户欢迎,真正实现了自主研发产品技术走出去。

在王博看来,点上的突破虽然让人振奋,但他更深知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在谈到中国农业机械化率的时候,王博的心情是复杂的,他说:“中国农机化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强的发展过程,现在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67%,这是可喜的一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品种超过65大类7000多种,而我国只有14大类4000余种,且主要集中在三大粮食作物的田间作业上。不仅缺门少类,而且功能相对简单。”在王博看来,这正是这一代农机人需要努力追赶的方向。

使命在肩,中国农机院搭建起国家级研究创新平台,支撑行业基础共性技术创新,联合行业知名大学共建了具有公益性、相对独立性和面向行业开放、共享服务的“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行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积极策划和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如今的农机院,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机械领域名副其实的战略策源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品辐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粮为民本,器利农桑。农业机械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中国农机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农机行业科研和产业化的缩影。”在回顾中国农机院的发展时,王博如是总结。他进而表示,在助推农村产业振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农机院还将持续引领和见证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张红林)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