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畏 以变赢变 李群自动化的生存之道
近日,2019第23届日本IREX展在日本东京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展会之一,两年一届的IREX展一举一动备受业内人士关注,自然也是全球机器人厂家比武竞技的不二之选。来自全球的机器人相关企业齐聚于此,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带来世界最前沿的新科技、新产品和新服务。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品牌代表之一,李群自动化携自主研发的全品类、9大系列、30款型号产品首次亮相日本IREX展,向全世界展示其创新机器人产品、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
自信满满 闪耀机器人诞生地
“这次我们带去了两款全新的机器人产品,AH3 SCARA 机器人和 PG6 倒装 SCARA 机器人。其中 AH3 机器人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分布式驱控电一体控制系统,负载为 3kg,400 mm 臂长,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上,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一款产品,将作为李群自动化2020年主推的一款机器人产品。目前,这款产品在国内已经收到不少客户的预定,希望日本客户也会喜欢。另外,针对大负载搬运,我们的另一款 Hercules SCARA 机器人,也在本次展会上收获了不少的好评和咨询。 ”展会结束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李群自动化创始人石金博,请她讲述了日本IREX展的所感所悟、所获所得。
据石金博透露,李群自动化作为国内第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参加此次展会,就是想传达一个信息,产品有信心在国外这么重要的展会展出,给自己树立一面旗帜。同时,已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的李群自动化正在开疆辟土,在前两年已经成功开发韩国、越南市场的基础上,计划开拓日本市场。“虽然日本本土已经有很多优秀的机器人品牌,但相信李群自动化产品的差异化,能够帮助我们找到一些需要我们的客户。”刚刚从机器人的诞生地回国的石金博自信满满地讲道。
事实上,展会后一系列完美的数据也印证了她的这种想法。据悉,展会期间,李群自动化收获颇丰。仅仅来到展台,跟销售有直接交流并提出需求信息的客户就有接近100个,还收集了超过700个客户的信息。这一数字甚至不亚于其在国内一些大型展会上的收获。
看好未来 创新服务中国制造业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经济的不稳定尤其是汽车产业全行业的大幅下滑,对很多厂家造成了困扰。“2019年,对行业来说确实不容易。从很多上市公司的财报来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李群自动化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形势还是相对乐观的。”石金博讲道。
在记者看来,石金博充满自信的背后正是李群自动化不断追求技术极致的一个折射。一方面李群自动化拥有超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从2013年确定做机器人那天开始,公司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共识,产品必须要全自主研发并且是从控制器底层开始做起。“李群机器人跟国内甚至是国外的机器人都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全系列机器人都是一体机设计,我们的机器人是没有控制柜的,这是我们首创,在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创新点。”石金博进一步补充道。
在她看来,李群自动化无畏市场变化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市场的自动化应用场景是全球最复杂的。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机器人公司,李群自动化了解客户需求、接近客户需求、能为客户的需求做快速的响应和定制化的功能开发,并且能从控制器底层的算法去配合,这就是公司能够生存发展下来的秘诀。
从行业来看,机器人市场的竞争一贯非常激烈,很多企业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面对未来,李群自动化早已看准机遇,力争将最新的概念变为现实,从而携手客户一起成长,进而推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为什么自动化发展了那么多年,还是有很多工艺场景无法用机器人实现?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核心的需求有待解决,就是产品的多样性和生产工艺的柔性化要求。机器人其实只是一个高精度和高速度的执行手臂,并且还是不带手指的。它并不像人类一样天生就具备眼睛、耳朵和手指等各种感官。由于近两年来兴起的 3D 视觉、柔性夹手、传感、深度学习等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正在逐步被解决。它们正在赋予机器人各种感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这就给自动化的实现带来了技术的突破,如果说我们以前只能做简单的分拣装配,现在我们则正在向高精度、高速度的工艺迈进。这就需要机器人公司提供一个软硬件开放的平台,能让客户在此平台上做一定自由度的开发来满足自动化和工艺的需求。我希望客户可以通过李群自动化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去实现一些其他机器人系统无法达到的需求。”石金博讲道。
未来,李群自动化会专注于三个方面:一是丰富产品体系;二是深入一些战略行业并配合客户把应用和工艺做深;三是在机器人的使用体验上,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去节省用户的人力成本,让用户更专注于产品制造本身。
“难,但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所在。截止到2019年底,公司初步完善了整个产品体系:9大系列、30款机器人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自动化需求。在2020年,我们还会继续增加2-3个系列的产品,同时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我看来,行业的不景气只是暂时的,长远来说,机遇就摆在那里,我们必须抓住,开发更多客户需要的产品,服务好客户。”石金博讲道。(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