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三部委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

日期:2020/02/1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记者了解到,一些制造业企业已经紧急转产,开始生产口罩等防护物资。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医疗物资和医疗资源始终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下发通知,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记者了解到,一些制造业企业已经紧急转产,开始生产口罩等防护物资。

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发挥政府储备作用 支持应对疫情紧缺物资增产增供的通知》提出6项措施,具体包括鼓励企业多措并举扩大重点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供应,实施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政府兜底采购收储,加强地方应急物资政府收储,支持企业对扩大的产能适时转产,完善重点支持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依法加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第一批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包括医用防护服、N95医用级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一次性使用口罩、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医用隔离衣等。

2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在会上表示,截至2月12日,国内生产企业累计向湖北运抵医用防护服72.67万件,医用隔离面罩和隔离眼罩35.84万件,负压救护车156辆,呼吸机2286台,心电监护仪6929台,全自动红外测温仪761台。

针对大众关心的口罩问题,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重点从扩大口罩生产的角度介绍了三方面情况。

一是迅速组织企业恢复生产。2月1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抓紧组织有关企业在做好自身防控基础上立即复工复产,达到满负荷生产。

二是大力推动企业扩能改造。2月3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组织了一批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考虑到口罩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2月8日,国家发改委紧急启动开展了医用口罩扩能专项工作,将对缓解口罩供需矛盾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保障全产业链协调运行。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企业,特别是重点地区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问题,力争发挥最大产能。对于扩产能企业,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口罩机、熔喷无纺布等关键设备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证企业的扩能需要。

夏农表示,2月2日以来,我国口罩产量逐日提升。截止到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到128%,有8个省份达到或超过100%;医用非N95口罩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06%,有10个省份达到或超过了100%。

“目前,有些口罩企业还没有满负荷生产,希望这些企业抓紧释放产能,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积极实施技术改造转产、扩产。”夏农强调,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技改、财税、金融、收储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有些已经落实,有些正在落实之中,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有效缓解口罩供求矛盾的问题。

“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地的医疗物资需求激增,从目前看,最紧缺的还是医用防护服。”曹学军表示,目前保障的主要困难是需求进入“战时模式”,与平时相比,可以说是百倍增长。适逢春节假期,既有的生产企业紧急复产,在工人、原辅料,以及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巨大压力。

记者了解到,在医用物资紧缺的背景下,不少在制造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的企业紧急转产,开始生产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例如,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2月8日,第一批20万只民用口罩已顺利下线。2月底,无尘车间建成后,将批量生产用于专业医疗用途的口罩。据悉,无尘车间共设置12条口罩生产线,口罩的日生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70万个。

曹学军指出,保障防控物资的供应和生产,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是当前工信部的首要工作和任务。目前,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用物资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保供压力依然较大。

作为国务院医疗物资保障组组长单位,工信部于1月26日晚启动了驻企特派员的工作。目前,已经陆续选派驻企特派员60名,赴13个省市、41家重点骨干企业驻厂,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原材料、劳动力、资金、运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其尽快实现满负荷生产,增加有效供给。需要指出的是,驻企特派员机制是突发疫情状态下的临时应急举措,待疫情缓解将适时退出。(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