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13部门联手支持数字经济 圈定15个重点方向

日期:2020/08/03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为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支撑就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

为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有效支撑就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15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良好趋势,启动早、环境好、业态活、模式新,对于激活消费、带动就业的潜力巨大。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韧性。近期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4.5%,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展现出了强大活力和发展潜力。

“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阶段。”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旧交织、破立并存”,在5G、人工智能、现代物流等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一些传统的惯性思维和政策制度等已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此次发布的《意见》主要是从以下4个方面消除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一是优化业态治理方式,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能力。因为传统业态“按行划片”管理方式对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形成制约,需要探索完善适合的管理政策。

二是加强数字化转型协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益。当前,一些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着“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企业数字化上下游协同不够,单靠自己摸索,投入高、周期长、收益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效应,需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转型效益。

三是完善就业服务和保障制度,进一步激活新型就业潜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就业人员与平台间属于较为灵活的“合作”关系,对于享受相关保障等也有同样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权益保障政策,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富积极性。

四是改革生产资料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要素利用效率。数字化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传统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改革,激活数字化对实物生产资料倍增作用。而从新型数字生产要素看,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流通交易的制度也需要完善。

基于上述现状,《意见》从线上公共服务和消费模式、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新型就业形态、共享经济新业态等4个方面,针对15种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重点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在发展线上公共服务和消费模式方面,提出针对4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探索将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纳入部分教育阶段的日常教学体系。二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探索检查结果、线上处方信息互认制度,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三是支持发展便捷化远程办公,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数字应用基础设施。四是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城市智慧化改造。

在促进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方面,提出针对4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培育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开展产业互联网重大工程布局,支持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跨行业的产业融通发展平台。二是加快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政府-金融机构-平台-中小微企业联动机制,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降低转型成本。三是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以信息流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协同联动。四是发展基于新技术的“无人经济”,支持建设智能工厂,发展智慧农业,发展危险作业机器人。

在培育新型就业形态发展方面,提出针对3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鼓励商业银行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信贷服务,合理降低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二是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广泛开辟新收入机会,鼓励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合理分成。三是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搭建灵活用工供需对接平台。

在培育共享经济新业态发展方面,提出针对4种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与群众生活密切的服务进行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线上高端品牌,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二是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鼓励企业开放平台资源,鼓励制造业企业探索共享制造的商业模式和适用场景。三是探索生产资料共享新模式,健全完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生产资料管理新制度,推动生产资料数字化和生产资料使用权共享。四是激发数据共享开放新活力,积极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安全共享开放,推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