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宁学贵:农机智能化是中国农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日期:2020/11/03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学贵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机产品智能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表现最为突出的有3个领域,即农机具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的动态监管,北斗导航在农机产品中的应用,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

在工信部近日召开的无人农业作业试点现场推进会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宁学贵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机产品智能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表现最为突出的有3个领域,即农机具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的动态监管,北斗导航在农机产品中的应用,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对深松作业、秸秆打包离田等给予财政作业补贴。为了对深松深度、深松面积、打捆数量等进行有效考核和监管,遏制和杜绝套补和骗补财政资金的行为,深松机、打捆机等农机具广泛采用了智能监管系统。

“该技术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农机传感器、控制器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还加快了农机化生产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宁学贵表示,在吉林、黑龙江等地,相关管理平台都运营得较好。另外,和无人植保飞机、精密播种、谷物烘干等业务相关的农机企业也纷纷开发了智能管理App,提高农机产品的智能化和服务水平。

他还提到,近3年,农机企业借力国家军民产业融合政策,广泛应用导航技术和产品。目前,北斗导航装置已经成为大中型动力农机(拖拉机、收获机、植保机等)的标准前装配置。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技术在农机产品的应用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这项技术不仅为农机使用者、管理者带来方便,也为农机制造企业带来极大的收益。

北斗导航在农机产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的实用价值:一是我国农机实施“三包”服务,精准定位可以让企业服务更加便捷、及时、高效,大大降低了“三包”服务费用;二是位置服务能为跨区作业的机具和机手及时提供供需信息;三是北斗导航农机能保障精准作业,比如在新疆棉花播种、中耕、收获等不同环节,借助北斗导航技术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为用户所赞誉。

宁学贵特别提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比如,东风井关、苏州久富等企业在建三江农场等地进行无人插秧的试验和示范,已经取得较好的进展。今年,东北地区插秧机机手每人每天的费用约700元,人工成本大幅上升,而无人插秧可以通过无人化或少人化,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黑龙江、内蒙古、江苏等地均在积极进行无人农场、农机无人作业的试验工作。

随着我国农机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还有三大瓶颈有待突破。一是提升农机可靠性,二是提升农机作业效率,三是提升绿色节能水平,这些都有赖于农机智能化的进步才能实现。因此,“十四五”期间,农机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是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

宁学贵表示,推进农机智能化时不我待,除了市场迫切需求、政策大力支持外,还恰逢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发动机排放升级对农机智能化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下一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第一,核心技术和基础部件的突破。目前国产农机专用传感器、控制器、数字底盘、总线技术等还非常薄弱。农村农田地面基站不足,农机精密播种导航需要的通讯网络还未实现全覆盖,尤其是田间地头仍存在信号盲区。

第二,标准制定和宣贯。智能化产品所需的数据交互接口、通讯协议与数据格式、无人作业质量评价体系等还不健全,一些标准的起草还缺乏检测能力和实验数据。因此,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将组织和协调农机企业,加快团体标准的起草、审定、发布等工作。

第三,行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智能化需要数据的有效传递和积累应用,排放监管、农机化作业管理、农机导航作业、企业农机后市场智能服务等都需要安全的权威的大数据平台。考虑到农机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自身平台建设资源有限,并且应用具有排他性,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已经与政府管理部门、农机制造企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合作推动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期望提供面向行业的智能数据服务平台,以解决农机智能化发展的重大瓶颈。(夏小禾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