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期:2020/11/24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在世界贸易萎缩、经济出现衰退、人员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东盟贸易逆势增长,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70%以上,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世界贸易萎缩、经济出现衰退、人员交往受到严重影响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东盟贸易逆势增长,中国对东盟投资同比增长70%以上,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出席第23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视频会议时表示,中国—东盟关系历经近30年风雨已臻成熟稳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东盟携手合作,在抗击疫情中加强合作,共享经验,率先开辟“快捷通道”“绿色通道”,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发展和交往带来严重影响。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开放合作之路。”李克强说,“疫情发生后,中国和东盟率先开展区域抗疫合作,我和各位同事多次通过线上方式会晤,围绕应对当前挑战进行了深入沟通探讨。”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经贸合作克服疫情影响,实现稳定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东盟贸易总额达4818.1亿美元,同比增长5.0%,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达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76.6%,充分展现了双方合作的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印证了中国—东盟关系历经近30年风雨已臻成熟稳定。“中国—东盟合作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势头,为地区稳定繁荣发挥重要作用,与我们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李克强说。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令人鼓舞的是,东亚地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向好,各国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序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

李克强表示,中国将在坚持扩大内需的同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有利于中国和东盟两大市场更好对接,激发更多内生动力,助力区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东盟作为中国的紧密经贸合作伙伴,将首先受益。

为此,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携手战胜疫情,提升公共卫生合作。全球疫情呈长期化趋势,疫苗研发是彻底战胜疫情的关键。中方正积极同多个东盟国家探讨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合作,将在新冠疫苗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积极考虑东盟国家的需求,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二是聚焦经贸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复苏。中方积极支持东盟制定和落实全面复苏框架,稳步推动经济重启。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及升级《议定书》,提升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中方愿继续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东盟投资,欢迎东盟国家积极参与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双方应继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发展规划对接,尽快召开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合作委员会会议,商讨优先合作领域和项目,稳步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大项目。中方已完成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二期10亿美元启动规模的募资,将尽快正式设立并投入运营,支持东盟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为地区经贸往来提供支撑。

三是打造数字经济亮点,培育合作新增长点。东盟已制定《东盟2025数字发展规划》,中国正在编制“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双方应以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为契机,对接数字发展战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大数据、5G等领域开展创新合作,促进联合研发、技术交流和人力资源建设。

四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中方欢迎将明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愿同东盟加强生态环保、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减贫等领域合作。

李克强强调,明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友好合作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双方各自发展也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中方愿以30周年为契机,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