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11月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工业出口明显加快

日期:2020/12/2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11月,我国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总体向好态势,产品增长面持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升至年内新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原材料行业稳定增长,工业品出口大幅上升。

11月,我国工业生产呈现稳中有升、总体向好态势,产品增长面持续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升至年内新高,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增速加快,原材料行业稳定增长,工业品出口大幅上升。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1—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较1—10月加快0.5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11月,采矿业增长2.0%,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4月份以来最高;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1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6.8%。

分地区看,11月,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7%,西部地区增长5.2%,东北地区增长6.4%。

“多数产品实现增长,增长面持续扩大。”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分析,11月,612种工业主要产品中,439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1.7%,较上月继续提高1.9个百分点。1—11月,331种产品同比实现增长,累计增长面为54.1%,较1—10月继续提高2.6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大幅加快,部分新兴产品高速增长。11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大幅加快4.5个百分点,增速升至年内新高。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产品看,平衡车、智能手表、碳纤维、集成电路圆片、3D打印设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新兴产品继续高速增长,增速分别为78.1%、76.3%、63.3%、62.0%、53.9%、34.4%。

值得关注的是,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电子行业明显回升。11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工业生产稳定向好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具体来看,电气机械、金属制品、汽车、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分别增长18.0%、13.8%、11.1%、10.5%、10.2%,增速均位居全部工业大类行业前列。工业第一大行业电子行业增长9.3%,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挖掘机、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集成电路增速分别为49.9%、31.7%、25.4%、19.6%,保持较快增长;智能手机由降转增,当月产量增速回升较为明显;家用冷柜、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电类产品增长均超过30%。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利好和新车型入市需求释放等因素推动,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较快增长,近两月产量均接近翻倍增长。

江源还提到,消费品制造业增速有所回升,医药行业增长明显加快。11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受国内外防疫产品需求旺盛、企业加大排产等因素拉动,医药行业增长13.6%,较上月大幅加快5.4个百分点。其中,基因工程药物、生物药品等细分行业生产增长尤为明显;化纤、纺织、家具和造纸行业分别增长6.6%、6.5%、4.4%和4.2%,保持稳定增长;烟草行业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

此外,原材料制造业增速小幅回落,重点产品生产总体稳定。11月,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仍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其中,钢铁、化工和建材行业分别增长9.6%、9.2%和7.7%,继续保持7%以上较快增长。重点产品生产形势均较为稳定,乙烯、钢材分别增长11.6%、10.8%,初级形态塑料、水泥、平板玻璃、粗钢等增速均超过7%。

出口方面,增速明显加快,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继续大幅上升。11月,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1%,较上月加快4.8个百分点,增速为2019年以来最高。主要行业出口情况进一步改善,其中,电子、电气机械行业出口分别增长14.8%、18.3%,较上月大幅加快8.2、6.6个百分点;汽车、金属制品和专用设备行业出口增速分别为20.4%、13.8%和13.3%,均保持较快增长。

江源强调,当前,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造成冲击,加之国内散发性疫情影响,工业生产全面恢复不确定性增多。下阶段,应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消费潜力,持续巩固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