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助力不同发展水平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借助数字化工业集团自动化业务和软件业务的强劲提升,以及西门子中国高于预期的业务增长,2021财年第一季度(2020年10月1日—12月31日),西门子实现了开门红。
在1月22日西门子发布的初步报告中,公司整体运营业绩同比大幅上升,其中数字化工业集团取得新订单41.2亿欧元,在可比基础上同比增长2%;营收37.65亿欧元,在可比基础上同比增长5%。
更早发布的2020财年(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财报显示,在2020年极其困难的经济环境之中,西门子同样实现了强劲的业绩表现,而中国成为西门子在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市场。目前,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73亿欧元,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
1月15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兼工厂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卫岳歌(Joerg Westerholt)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年份。“一方面,因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客户无法去现场调试机器,不得不寻求更多数字化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西门子提出的数字化双胞胎理念得以进一步推广,尤其是基于数字化双胞胎的虚拟调试实现了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西门子的工程师也难以去到现场,因此,我们开发了很多新的工作方式,包括虚拟调试、远程调试等。”卫岳歌坦言,从各方面来看,疫情切实推动了数字化落地。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业集团副总裁兼工厂自动化事业部总经理 Joerg Westerholt
疫情之下业绩不降反升,得益于这家百年企业植入骨髓的创新基因。“虽然西门子已有174年历史,但依然是一个初创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表示,“走过170多年的风风雨雨,西门子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持初创公司对创新的持续追求。”
作为工业自动化行业的老牌领军企业,近年来西门子不断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工业4.0,并将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价值主张和技术路线总结为“打造三个数字化双胞胎”。其一,在研发环节,建立企业规划生产的产品的数字化双胞胎;其二,产品研发成功后,打造工艺、生产线等制造环节的数字化双胞胎;其三,产品和产线投入使用后,建立实际表现性能的数字化双胞胎。在中国,这一核心价值主张的落地主要体现为: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
面向未来,卫岳歌将工厂自动化市场划分为三类:针对简单应用的自动化、标准/高端自动化和未来自动化。
在针对简单应用的自动化市场,西门子工厂自动化事业部可以提供全套的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例如SMART PLC、SMART IPC、SMART HMI(经济型PLC、经济型工控机、经济型人机界面)。“在这个市场,客户对价格非常敏感,我们可以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方案。”卫岳歌介绍。
在标准/高端自动化市场,功能和效率是最核心的内容,客户更关注适用于所有应用和行业的全集成自动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也正是西门子工厂自动化事业部最为擅长的领域,例如,西门子的安全PLC可以保障日常工人的安全情况,运动控制型PLC和冗余型PLC可以保证机器24小时运行的高可靠性。
在更长远的未来,西门子作为引领趋势的主要贡献者,将进一步融合IT技术和OT技术。“今后几年,我们将建立一个基于边缘计算的生态,可以和客户一起研究开发AI应用程序,帮助客户减少日常生产中的浪费,实现更经济、更环保的生产。”卫岳歌说。
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工业1.0、2.0、3.0、4.0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共存,包括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或者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这一背景,卫岳歌指出,各类的市场客户是流动的,从零基础到初涉自动化,再到逐步实现数字化。从去年的业务情况来看,3个细分市场都有所增长,并不能简单地做出“基础自动化应用市场将趋于饱和”的判断,未来3个市场仍将并存发展。对于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来说,首先应该精准定位不同用户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价格做到更具竞争力。
谈到未来将更加侧重哪些领域,卫岳歌表示,作为全球主要的自动化系统供应商之一,西门子能为不同行业提供覆盖不同层级市场的通用解决方案。“在新兴行业,比如电子、电池、智慧农业等领域,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他进而解释道,“中国的传统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比如冶金工厂等对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西门子每年在传统行业的投入依然是巨大的。”(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