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25年河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

日期:2021/04/19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指导意见》指出,“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已成为省内第二大能源装机类型,有力支撑了河南省能源绿色转型。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3101万千瓦。其中包括水电408万千瓦,风电1518万千瓦,光伏1175万千瓦。

近日,为了推动河南省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发改委对当前该省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展形势、存在问题、下一步发展思路进行系统梳理,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文件,争取到2025年河南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力争风电、光伏发电新增20吉瓦左右,奋力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迈进。

《指导意见》指出,“十三五”以来,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已成为省内第二大能源装机类型,有力支撑了河南省能源绿色转型。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河南省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3101万千瓦。其中包括水电408万千瓦,风电1518万千瓦,光伏1175万千瓦。

但随着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单个项目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质量不高,土地、电网消纳等要素资源逐步趋紧,电网安全运行压力不断增大,个别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不够友好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指导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河南省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特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系统观念,主动担当作为,对照国家最新产业政策要求,以编制本地区“十四五”能源规划为契机,统筹考虑新能源发展和坚守生态环保红线、粮食安全底线等相关要求,以沿黄绿色能源廊道为重点,系统梳理发展边界和技术经济资源条件,在提高电价竞争能力、灵活调节能力和规模化发展水平上下大功夫,持续推动河南省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

首先,坚持区域统筹多能互补。《指导意见》指出,河南省各地发改委要会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和电网企业,对当地可开发资源进行统一摸排,统筹规划,整体开发。依托当地资源条件、网架结构及能源生产消费特点,统筹谋划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和布局,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与现有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多能互补,优化区域内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扎实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合理配置电化学储能,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实现源网荷储深度融合。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新增的消纳能力优先保障本企业项目。鼓励各市与二三家实力好、业绩好、信誉好的三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支持各地与骨干传统电源企业、新能源头部企业、产业链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增强系统统筹,降低开发成本,避免无序竞争,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其次,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摸排情况,以河南省辖市(省直管县)为单元,各地组织编制3年整体开发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建设布局、投产时序、消纳方案和保障措施,并滚动调整。各地要加强入库项目信息检测,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的发展思路,分批推进、分步实施。储备库入项目,要依据整体开发方案,结合资源条件、土地集约利用、电网消纳、生态环境友好等因素确定;河南省发改委将结合电力消纳情况,各地存量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整体开发方案和项目库落实情况,研究确定各地当年度新增建设规模,形成省级年度开发方案。为确保项目顺利建设,高效利用有限的电力消纳资源,项目应在用地手续组卷上报省级自然资源部门后,再由电网公司组织接入手续评审。

第三,坚持环境友好集约高效。《指导意见》指出,新能源项目建设布局要与当地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与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山地风电项目要持续加强建设运行全过程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平原风电项目要充分利用现有道路,集约节约用地,采用有效技术手段,尽量降低对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影响。光伏发电项目应当优先利用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积极支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建设集中连片分布式光代项目。具备条件的地区可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石漠化治理等,适时开展创新性强、综合效益高、示范带动强的高质量“光伏+”基地建设,原则上不支持无技术进步目标、无市场机制创新、价格竞争能力弱的普通集中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

第四,坚持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开发与装备制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支持风电、光伏、储能等相关装备制造基地做大做强,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制造产能,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鼓励省内优势新能源装备企业针对河南资源特点,定制开发适用性装备,并加速在省内项目应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建设新装备示范项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发掘新能源在乡村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依托现代产业园区、特色旅游区等平台,通过“多能互补+特色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林  楚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