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酒泉市力争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6000万千瓦

日期:2021/07/15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综合分析“双碳”总体目标、酒泉市新能源所占份额,酒泉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3300万千瓦以上,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1.8亿千瓦,实现工业总值11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把酒泉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十四五’”期间,酒泉市将力争实现新增电力装机3300万千瓦以上,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1.8亿千瓦,实现工业总值11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把酒泉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近日,酒泉市向外传达了在“十四五”时期,该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与方向,并树立了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的发展目标。

建成西部重要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酒泉市是我国较早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的地区,从“九五”时期第一台风机落地建设,到今天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西部地区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酒泉市是全国风光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资源理论储量2.4亿千瓦,可开发量8000万千瓦,年平均日照时数约3300小时,储量约20亿千瓦,属国家风能资源分布二类区、光能资源一类区,新能源可开发量整体位居全国前列。

从1996年到2007年是酒泉市风电开发的探索起步阶段。1996年,酒泉市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300千瓦风电机组,在玉门开展风力发电试验,设置测风塔240多座,酒泉市乃至甘肃风电发展由此正式启航。

从2008年到2010年是酒泉市风电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酒泉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形成“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总体构想,坚持以风电促网架建设、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编制实施风电、光电、网架、调峰电源、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燃料处理“6+2”产业发展规划。

2009年,酒泉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全面启动,以瓜州、玉门为主的风电大规模推进,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和65万千瓦大功率风机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中国电力、国电电力和大唐电力等5大发电企业全部落户酒泉市,风电装机一年新增169万千瓦,是之前12年累计总和的3.3倍。以肃州、敦煌和金塔为主的光电快速启动,全国首个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暨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开工建设,拉开了酒泉市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低碳经济的序幕。

酒泉市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同步跟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园2008年4月奠基,到2009年入驻园区的装备制造领军企业达11家,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64亿元。电网工程配套推进,全国最大的甘肃河西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全面实施,酒泉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驶上西电东送的“高速公路”。“十一五”末,酒泉市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一期竣工,电力总装机达597.5万千瓦。

从2011年至今,酒泉市的风电发展进入破题崛起阶段。2011年开始,随着新能源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电网调峰能力不足,通道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匹配,电网送出能力有限,弃风、弃光率急剧攀升,2015年起,连续多年超过国家能源局划定的警戒红线,风光电建设处于停滞状态,行业陷入整体亏损,风光电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蜜月期”戛然而止。

2018年,酒泉市科学研判新能源发展形势,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两极四点”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科学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拓展外送通道和促进就地消纳,统筹推进调峰电源、输出电网、装备制造、电能消纳和储能研发等配套产业,想方设法推动新能源产业全面复苏。先后实施酒湖±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及电能外送提升工程、常乐电厂一期200万千瓦调峰火电、敦煌首航节能110兆瓦光电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直购电交易和清洁供暖工程,全市能源产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截至目前,酒泉市引进新能源发电企业88家、装备制造企业25家,建成各类发电厂135个,累计完成投资900亿元,电力总装机达1738.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045万千瓦、光电装机280万千瓦,风光电上网率分别达92.8%和97.6%,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国的5%。2020年,酒泉市发电量达224.6亿千瓦时,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0.8%,拉动工业增长近6个百分点。

绘制新蓝图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宝贵性、政策密集性、现实紧迫性都前所未有。

综合分析“双碳”总体目标、酒泉市新能源所占份额,酒泉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装机3300万千瓦以上,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到206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1.8亿千瓦,实现工业总值1100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把酒泉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可以看到,未来40年,是新能源产业几何倍数增长的绝佳窗口期。酒泉市表示,未来将按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快进键”,坚持“系统性谋划、板块化开发、大通道外输、产业链延伸和清洁化应用”,加快构建风光水火核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为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发展质量,着力打造集电源、电网、储能、消纳、外送和装备制造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链。

首先,着力推动新能源装机增量扩容。加大风电基地建设力度,加速推进酒湖配套风电460万千瓦项目,谋划实施1000万千瓦平价风电基地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风电装机1460万千瓦。持续做大千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全力推进400万千瓦光电项目,规划建设500万千瓦平价上网光伏发电和100万千瓦低价光伏+治沙项目,力争新增光伏装机1000万千瓦。

其次,着力推进国家首批40万千瓦光热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无补贴光热发电项目建设模式,全市光热装机规模突破100万千瓦。加快多元化调峰电源建设,利用市场化手段充分挖掘调峰潜力,谋划实施一批水电、氢能、调峰火电和抽水蓄能等项目,建成常乐电厂调峰火电400万千瓦、抽水蓄能120万千瓦和燃气轮机发电200万千瓦,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调节水平。

第三,着力推动输送消纳扩面提标。积极推进电力通道建设,提高酒湖工程输电能力,规划实施以玉门为起点的第二条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保障新增风光电、煤电和天然气发电外送,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实现配置,推动能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重点产业电力优惠政策,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大型绿色高载能项目,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达标的高载能企业提高负荷率,在前期示范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规模,稳步开展增量配售电改革试点和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全力化解发电企业弃风弃光与用电企业电价高的矛盾,以富集的新能源支撑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适应清洁供暖发展的配套电网建设,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暖覆盖面。力争到“十四五”末,外送电量650亿千瓦时/年以上,就地消纳电量达到150亿千瓦时/年以上,城乡清洁供暖率分别达到100%和80%。

第四,着力推进装备制造强势复苏。加快国家级新能源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建设,推动自主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打造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产值50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产值20亿元的骨干企业4家以上,产值10亿元的重点企业5家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增长8倍,达到4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将酒泉市经开区打造成为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

第五,着力推动运维链条延伸拓展。围绕新能源产业后市场开发,积极建设新能源备品备件交易市场,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检验检测和后运维服务,培育一批运行维护、大部件维修、备品备件供应和特种货物运输等配套服务产业,将酒泉市经开区打造成老旧风电机组运维示范基地。全面落实互保共建措施办法,依托酒泉市新能源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新能源企业在工程招标和生产设备更新、备品储存和配件消耗中,优先选用本地产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5G+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综合应用项目和新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打造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能源运维和大数据中心。(林  楚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