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产业转型?示范区肩负重任

日期:2021/12/2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明确了到2025年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体系,全面部署了“十四五”期间示范区建设工作。

作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五部门近日印发了《“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明确了到2025年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体系,全面部署了“十四五”期间示范区建设工作。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主任级咨询师刘太平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积极支持示范区城市加快发展,在传统产业改造、新型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建设产业园区、推进产城融合、促进绿色转型等方面积累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目前,示范区城市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按工业总产值排序,2020年示范区城市已建设有11个超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汽车3个、钢铁1个、化工2个、能源2个、有色2个、装备制造1个。

此外,示范区城市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上也取得积极成效。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数量占全国老工业城市约1/4的示范区城市,创造了全国老工业城市四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特别是,很多中西部地区的示范区城市正在积极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成为省内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全国老工业城市集聚了全国2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的地区生产总值和23%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太平表示,示范区城市作为我国老工业城市的先进典型代表,肩负着引领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使命。

但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示范区城市高质量发展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创新投入偏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强,环境治理欠账较多等。

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提出,是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实施方案》聚焦支持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并部署了示范区“十四五”期间的3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示范区城市加快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建设,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优先支持培养产业转型发展的急需人才;持续增强全产业链优势,推动制造业集群化发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制造业与服务业、制造业与文化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支持示范区城市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谋划,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支持示范区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培育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型产业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域和行政区转变,带动城市经济转型;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支持20个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复制推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

三是坚持绿色转型加快实现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将按照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支持示范区城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各类土地加快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合力,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延续和完善现场经验交流与政策培训、督查激励、年度评估和专项资金等工作机制,并要求示范区所在省(区、市)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管理推进机制,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指导。(王 君)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