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三部门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2/02/21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工信部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具体目标分为5个方面:在增强创新能力方面,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1.5%,氢冶金、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无头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厂。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艺结构明显优化,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钢铁市场供需基本达到动态平衡。

在推进绿色低碳方面,构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在改善资源保障方面,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内铁矿山产能、规模、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显著提高,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

在提升供给质量方面,高端钢铁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增强,品种和质量提档升级,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材料,形成一批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序发展电炉炼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幅提升供给质量等12项主要任务。

例如,在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方面,《指导意见》鼓励重点区域提高淘汰标准,淘汰步进式烧结机、球团竖炉等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工艺和设备;鼓励有环境容量、能耗指标、市场需求、资源能源保障和钢铁产能相对不足的地区承接转移产能;未完成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不得转入钢铁产能;鼓励钢铁冶炼项目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对于确有必要新建和搬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必须按照先进工艺装备水平建设等。

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在铁矿开采、钢铁生产领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遴选一批推广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鼓励企业大力推进智慧物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应用,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

在大幅提升供给质量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推进质量分级分类评价,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小批量、多品种关键钢材,力争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等。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政策协同和加强舆论宣传等三方面的保障措施。(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