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何立峰谈5.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日期:2022/03/2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时这样说道。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答记者问时这样说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那么,实现这一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哪些支撑因素?如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投资下一步将从哪些领域发力?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何立峰一一作答。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4.4万亿元。“一年GDP增加了13万亿元,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何立峰说,按美元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20国集团中排名第6或第7位国家的经济总量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他强调:“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这也是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经过两年多抗击疫情的实践,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有力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机制办法越来越成熟。各项稳增长政策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了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从今年1、2月的情况看,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较快增长,外贸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何立峰说。

何立峰还表示,经济界有“三驾马车”之说。一是消费,目前因为疫情原因受到了抑制,但是正在稳步恢复发展中;二是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我们已经20多个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常不容易”;第三驾“马车”就是投资,这是为今后经济社会夯实基础,提供动力和服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是个‘大套娃’,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何立峰说,今年的投资机会很多,首先要精准把握投资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新兴产业、老旧设备更新等重点领域建设;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补齐短板;加强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等。

其次,多渠道筹集资金,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是64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还安排了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此外,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1.2万亿元左右在四季度发行,实际工作大部分将在2022年体现。同时,各家银行机构为企业增加中长期贷款,加上各类减税降费措施,都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投入。

再者,狠抓项目落地实施。“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一批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尽快竣工投产,推动一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同时各地谋划一批新的项目。这样就会形成‘谋划一批、在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何立峰说。

在稳增长的同时,我国还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碳”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为了搞“碳冲锋”。

“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将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改变。”何立峰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通过推进“双碳”工作,可以创造大量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机会;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可以为子孙后代谋幸福;可以为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作出中国贡献,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他指出,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要统筹考虑,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