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

日期:2022/04/02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今年将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今年将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0.83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这是“十三五”以来两个城镇化率首次缩小差距。

与此同时,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不仅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到提高,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步伐稳健,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也在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全国铁路网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9.1%,“八纵八横”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89.9%。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

那么,2022年在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方面有哪些任务举措?关键是要抓好超大特大城市和县城这“一大一小”的发展。

首先,要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载能力,制定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印发实施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健全省级统筹、中心城市牵头、周边城市协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进机制。

其次,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疏解非核心功能,完善郊区新城功能,促进多中心、多层级、组团式发展。

再者,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县城重点发展,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此外,巩固特色小镇规范纠偏成果,注重质量、严控数量,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我国即使基本实现城镇化,仍将有4亿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需要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方面,下大气力改革探索。”上述负责人提出以下4点要求。

一是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二是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因地制宜推动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建设联结城乡的冷链物流、电商平台和农贸市场网络。三是稳步推进改革试验,推进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改革探索,适时推广一批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四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回看2020年和2021年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2020年的26项重点任务中,有单独的一项就是“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相关表述也出现在“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部分,“扎实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关于近年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的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总结道,2020—2021年,重庆和四川两地经济平均增速分别达5.9%和6.0%,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初显。一批标志性项目密集落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渝中线高铁获批,成渝双城直达动车客运班次日均运行超过200列次。同时,重点领域合作实质性推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链全域配套率超过80%。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各有关方面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体包括: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1+N”规划体系全面实施;持续优化双城经济圈发展格局,推动重庆和成都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做优做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推动产业和创新融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强化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治理,深入开展赤水河和嘉陵江等水环境治理。(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