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期间要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已于2020年7月正式开通服务。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人就“十四五”期间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推广北斗规模化应用,以及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回答了记者提问。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据有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计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
从产品制造来看,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SoC芯片,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持双频双模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完成了各项关键性能的验证,已经进入量产阶段,性能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从行业服务来看,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套,医疗健康、防疫消杀、远程监控、线上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环节产值近2000亿元。
在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领域应用获得全面突破,包括智能手机器件供应商在内的国际主流芯片厂商产品广泛支持北斗。北斗地基增强信息已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米级定位。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的已达3.24亿部,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94.5%。
在政策法规方面,目前已出台与卫星导航相关的政策法规1000余件。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委会累计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专项标准56项,有力支撑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此外,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已修订完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北斗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提供依据。
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
谈到“十四五”时期北斗产业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上述负责人指出,要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和开通服务的重大机遇,围绕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高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完善产业生态。
首先,要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基于北斗应用需求和产业基础条件,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龙头企业带动牵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结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信号体制、新服务功能,以创新应用带动技术突破,统筹开展北斗产业相关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发,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初步建成支撑北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学科体系、标准体系、能力评估体系,组建一批创新能力平台。
其次,构建融合应用体系。支持和鼓励各行业、各领域推动建立完善“行业+区域”的北斗应用服务模式,构建基于北斗的综合时空信息业务管理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北斗与各类应用的深度有机融合。推进北斗在能源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大众消费等领域应用,提升北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再者,健全产业生态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北斗全面应用,持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提升应用效能,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北斗应用技术研发、产品研制、系统建设,明确风险责任、收益边界,加强绩效评价,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
此外,还要建设全球服务体系。提升技术体系竞争力,实现北斗系统与其他空间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导航服务质量保障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支持北斗应用研发、检测、认证、许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北斗全球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北斗短报文等特色优势,面向应急搜救、遇险报警等需求,建立覆盖全球的公共应急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十四五”时期,要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北斗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北斗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攻关、应用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卫星频率资源管理、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
二是健全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卫星导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卫星导航活动,完善地基增强系统等各类设施和运营平台在建设、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北斗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三是完善标准规范。加快北斗应用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形成覆盖全面、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北斗产品和服务检测认证体系及质量监管机制,推动第三方检测、评估、监督机构建设;推动产品认证等合格评定服务的发展,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认证采信机制。
四是强化政府支持。组织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研究出台北斗服务的配套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为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商业自主基础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带动力强、惠及面广的北斗产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做好宣传推广。发布北斗产业发展白皮书,宣介北斗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加强典型宣传,大力推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北斗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引导公众了解北斗、认可北斗、使用北斗,提升北斗的社会影响力。(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