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日期:2022/06/2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尽管如此,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积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6月14日,中国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了当前至2035年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任务目标,并为下一步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描绘了新的战略蓝图。

分阶段目标明确

在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基础及挑战机遇的基础上,《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提出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领域、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明确,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2013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积极探索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具有4个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以及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以及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多举措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尽管如此,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迎难而上,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总结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

一是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十二五”开始,我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任务、重要领域和重大工程。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8%”作为约束性指标。中国各省(区、市)均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

同时,中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筹协调,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分解落实机制,不断强化自主贡献目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制定并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文件,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二是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我国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制定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提升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积极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培育绿色市场。

三是加大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力度。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控制重点工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推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相关举措,持续提升生态碳汇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碳市场为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中国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我国于2011年就开展碳交易试点,并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交易主体的社会责任和低碳发展需求,促进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低碳化,2012年,中国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截至2021年9月30日,自愿减排交易累计成交量超过3.3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逾29.51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已被用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配额清缴抵销或公益性注销,有效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保护补偿。

五是我国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普遍较弱,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中国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和实施适应气候变化重大战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强化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林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