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这十年 中国工业交出了什么答卷?

日期:2022/06/2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远超同期全球水平。十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8.7%和37.1%。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远超同期全球水平。十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8.7%和37.1%。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

工信部介绍,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4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制造业发展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辛国斌介绍,近年来,节能智能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千人汽车保有量由2012年的89辆,提高到2021年的208辆。

此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制造业中间品贸易在全球占比达到20%左右。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和医疗防疫物资,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年来,我们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辛国斌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翻番,部分领域智能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和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

“十年来,我们着力培育优质企业,制造业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他表示,除了73家中国工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我国还培育了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和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投入强度成倍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辛国斌强调,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2%左右的年均增速。尽管2020年和2021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这两年的平均增速仍然达到6.1%。这不仅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巨轮的行稳致远,也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竞争力提升

“十年来,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显著改善,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深入人心。”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总结,我国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主要体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增长快。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数量达到4842万户,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具体到工业领域,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5%、38.7%和37.1%。

二是贡献大。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202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为4亿人,较2012年增加了2亿多人。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对外贸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8.2%。

“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与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超过0.8,中小企业活跃的地区,也恰恰是经济发展和择业的热点地区。”徐晓兰说。

三是活力足。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小巨人”企业中,超6成属于工业的基础领域,超7成深耕行业逾十年,超8成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9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专家。“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高于上市企业1.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在强链、补链、稳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徐晓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全面落实落细惠企政策,用足用好各类工具,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支持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从4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近十年取得的成绩。

一是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30.7和25.9个百分点。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加速变革。

二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十年来,我国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建成了7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提高48%,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8%,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5%。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6000家,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的智能制造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近十年,我国加快建设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截至目前,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标识解析体系已完成夯基架梁,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基本实现全国省级地区全覆盖。我国培育的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

四是大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2012年至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从10.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软件产业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双双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筑“魂”强“基”成效显著。工业App数量突破60万个,经营管理类的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达到70%,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持续提升。

韩夏表示,下一步要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动,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