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农业农村部专家: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日期:2022/09/28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主办、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数字政府建设大会近日在京举办。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韩福军在会上分析了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主办、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数字政府建设大会近日在京举办。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韩福军在会上分析了数字乡村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提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数字技术和生物技术作为创新最活跃的两大领城,也给传统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力量。

“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韩福军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信息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高点,其关键是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

他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所呈现出的特点。一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国,近年来在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电商的创新推动下,农产品电商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6265亿元,近6年年均增速27%,电子商务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集道,是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突破口。

二是智慧农业快速起步。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和拓展,“互联网+农业”深入推进;通过苹果、大豆等15个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以及81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农业数字化转型明显加快。

2020年,我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22.5%,物联网、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成为常见农业生产机械,2021年保有量12.1万架,全年作业面积10.7亿亩次。目前已有超过60万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置了基于北斗定位的作业监测和智能控制终端。

韩福军举例道,智能化养猪场成为近年来生猪产能恢复的主力军,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后,牧原集团1183个养殖场90%实现了智能化养殖,其余的也将在今年完成智能化改造;大田种植智慧农场在浙江湖州、安徽芜湖、北大荒建三江、广东佛山等地落地见效;中联重科2020年在安徽芜湖的智慧稻米试点,已实现每亩节约成本101元,稻米售价可达每公斤近40元。

三是信息服务加快普及。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宽带的比例已经超过99%,乡村宽带建设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0年全国县域互联网普及率为70.3%,与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已经缩小到8个百分点。益农信息社已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民“足不出村”办事正在成为现实。“当前,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数据正在成为新农资,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韩福军说。

四是数字治理扎实推进。数字化成为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机制。2021年2月,农业农村部上线运行了农业农村重要经济指标专题数据库。

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农业遥感学科群”和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已建成2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7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和2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针对数字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战略性前沿性技术、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等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六是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企业主动投入,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正在形成,市场主体成为建设智慧农业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大型企业纷纷进军智慧农业领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平安、大疆和极飞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农业,中联重科、中化、碧桂园等企业也开始进军智慧农场。另一方面,中粮、新希望、北大荒、海升、牧原、温式和獐子岛等传统农业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大力发展智慧种植、智慧畜牧、智慧渔业和智慧加工等。

在肯定了上述亮点之后,韩福军也提到了几点隐忧。首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2020年西部地区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仅为34.1%,与东部地区相差6.9个百分点,特别是排前三位的省份与后三位平均差距高达40.3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为37.9%,与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差33.4个百分点。

其次,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总体偏低。与发达国家比,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仅为22.5%,而且这一水平主要是靠相对易于推广使用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如果与美国80%的大农场实现大田生产全程数字化,平均每个农场拥有约50台连接物联网的设备相比,差距更大。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尚停留在一般的单一技术应用阶段,缺乏高精尖的精准技术,集成度也不高。

再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2020年县域家庭宽带入户率不足50%的县市区有572个,不足20%有221个,占比分别高达21.7%和8.4%。目前5G基站建设仅延伸到大城市郊区、县城和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农村严重滞后于城市。面向农业生产的4G和5G网络、遥感卫星、北斗导航、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大数据中心和重要信息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都远远落后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此外,“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例如,专门针对我国农户和小地块生产场景及多样化市场的技术产品缺乏,农业专用传感器、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大数据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不足,数字技术产业化滞后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在资金投入方面,韩福军也表示担忧。从财政投入看,据测算,2020年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仅占国家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的1.4%。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有535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占有效样本县市区的20.2%;668个县市区投入不到10万元;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县市区只有490个,仅占18.5%。

从社会资本投入看,2020年全国有841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社会资本投入,占有效样本县市区31.89%;906个县市区投入不到10万元;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县市区只有740个,仅占28.0%。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