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新动能茁壮成长 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日益坚实

日期:2022/12/1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面对过去十年的新机遇新挑战,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新成果加快涌现,新动能快速成长,新经济发展向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构,我国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创新日益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面对过去十年的新机遇新挑战,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新成果加快涌现,新动能快速成长,新经济发展向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近十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社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一是创新投入水平显著提升。研发支出持续快速增长,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2795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7%,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达到2.44%,比2012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81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为6.5%,比2012年提高1.66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各类创新要素进一步向企业集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2021年,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215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9%,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76.9%。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比达38.3%,比2012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82.5万项,增长1.9倍。高技术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明显,2021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1.3万件,占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比重达63.6%。

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成果丰硕。国家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和量子科学等一系列关键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为推动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究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3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布局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同时,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21年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8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636家。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完善。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截至2021年末,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36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624亿元。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加到2021年的562.0万人年,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交易市场更加活跃,2021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3.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4.8倍。

新主体新动能培育壮大

近十年来,“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新主体新企业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产品茁壮成长,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有效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

首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各类活跃度高、生命力强、成长性好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对稳增长稳就业促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2021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2887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7.9余万户,其中日均新登记企业近2.5万户。截至2021年末,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1.54亿户,比2012年末增长1.8倍,年均增长12.1%。

其次,国家积极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各类企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应运而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2021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3万家,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3万亿元。

《2021全球独角兽榜》显示,2021年我国拥有“独角兽企业”301家,比上年增加74家。相关数据还显示,2021年我国“瞪羚企业”“猎豹企业”分别有171家和222家,分别比上年增加71家和96家。

中小创新企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生力军。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小微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从2015年的36.4提高到2020年的46.1。

再者,新产业新产品茁壮成长。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1%和32.4%,比2012年提高5.7和4.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同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相融合,在服务业中的占比逐步提升。2021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和5.8%,比2012年提高2.5和1.1个百分点。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比2014年增长28.2倍、12.5倍、4.4倍和2.5倍。

此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疫情影响下网络消费异军突起,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和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既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也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

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比2014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全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00亿件大关,达1083亿件,比2012年增长18倍,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办公和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2.98亿。

创造潜能不断激发

随着全社会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加快。

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化学、材料、物理和工程等学科处于世界前列,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和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等一批“国之重器”陆续建成。

在基础前沿领域原创性成果层出不穷的同时,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迭创佳绩。我国超前部署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深海、深空、深地和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某些领域正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例如,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中国高铁创下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纪录等。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大幅增长,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2021年,我国专利授权数460.1万件,比2012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5.5%;截至2021年末,有效专利数量达1542.1万件,比2012年末增长3.4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运用的经济效益不断显现。2020年,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12.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1.97%,比2018年提高0.3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8%,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2021年末,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占全球60%以上。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日益壮大。目前,全国已培育100个以上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7600万台(套),平台汇聚的工业App突破59万个。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

近十年来,创新型国家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

我国已逐步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路径,创新指数和国际竞争力排名连续超越。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居全球第12位,比2012年上升22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2019年,我国国际竞争力在14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领先多数中等收入国家。202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SDG)指数为72.1,在全球居57位,比2017年上升14位。

数据显示,创新对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2.2%提高至2021年的6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5%提高至60%以上。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按2020年价格计算)为146380元/人,比2012年提高80.3%,年均提高6.8%,高于GDP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

同时,创新发展的强大外溢效应不断显现,极大地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改善了人民生活品质。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涵盖46个国务院部门的1376项政务服务事项。我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走在全球前列,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消费级无人机占据全球市场大半份额,移动支付、网络点餐、网约车出行和智能家居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2020年,我国移动支付使用率达到86%,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国家统计局总结,十年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支撑更加坚实,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还存在短板,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仍较突出。下阶段,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