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日期:2022/12/19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方案》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步伐加快,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便利化举措广泛推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仍需加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了《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长三角区域到 2025 年基本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目标。

《方案》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长三角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步伐加快,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便利化举措广泛推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不断增强。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仍需加力。

为深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方案》。

《方案》提出,到 2025 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全面对接,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贸易投资和政务服务更加便利,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主体活跃度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率先建成,营商环境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吴璟桉表示,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四省(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6的人口,创造出我国近1/4的经济总量、1/4的社会消费、1/3的进出口总额,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方案》的出台无疑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有利于巩固全国经济恢复基础,推动中国经济整体回稳向上。”吴璟桉表示,《方案》凸显了我国营商环境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是系统集成趋势。《方案》要求“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比如,建立健全长三角区域内直属海关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深化货物转运、查验、保税监管等领域一体化改革;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由“口岸通关”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等。

吴璟桉表示,实施这些措施,需要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解决体制性障碍,破除机制性梗阻,实现政策性创新,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区域一体趋势。《方案》要求“坚持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比如,推动长三角区域身份认证和高频电子证照共享,实现一地认证、全域可办;推动县级以上地方 “跨省通办”窗口全覆盖,探索以自主服务终端等渠道向基层延伸异地服务;推动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一体化;深入推进长三角统一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长三角征信机构联盟和长三角征信链作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适用范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长三角跨省政务办事不用出差了,上下游生态共建协同也增强了,居民异地就医报销、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旅游观光和文体体验等一体化服务都可以实现。”吴璟桉说。

三是智慧数字趋势。《方案》要求,探索开展数字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纳税、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全流程电子化;推进水电气暖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加快实现全程网办;推广“免申即享”、政务服务地图、“一码办事”、智能审批等创新模式;建立长三角区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推进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全面应用,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

这意味着,到2025年,长三角水电气暖报装、查询、缴费,以及纳税、房产登记等都将实现“全程网办”;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等将广泛应用在银行开户、货物报关、项目申报和招标投标等领域;企业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不用申请就能自动获得。

吴璟桉认为,《方案》赋予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五大发展红利。一是国家指导推动红利。《方案》既要求长三角四省(市)要落实主体责任、细化重点任务、确保落地见效,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在健全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同时要求国家层面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适时组织开展行动方案实施情况评估。在这样的多方推进下,将会有一批具体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措施细化落地,包括《方案》中提到的“制定出台上海浦东、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等。

二是国际接轨发展红利。《方案》提出,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打造面向全球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国际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国际人才认定和服务监管部门信息互换互认、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推进建设人才社区并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等措施。由此可见,国际化的人才、资本、知识产权等要素,引入长三角地区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利于区域四省(市)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要素自由流动红利。《方案》要求打破户籍、身份、学历和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顺畅流动;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市场,推进CA数字证书跨省互认;推广电子运输证,实现长三角货运企业、人员资质资格互查互认。这些措施将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供应链联通,有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推动长三角各城市通过专业化分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参与国际竞争。

四是制度成本降低红利。《方案》要求加快在市场监管、税收管理、进出口等领域建立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立完善跨区域全链条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推进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环节信息对接共享,提升多式联运便利化水平;着力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和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化待遇,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这些措施降低了制度运行的成本,降低了企业投入的风险,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最终也必将惠及企业发展。

五是规则标准互认红利。《方案》要求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同源、统一规范,实现长三角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探索许可证件、资质资格等跨区域互认通用,统一长三角区域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这些规则标准的互认统一,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企业跨省市发展,加快实现做强做大,也有利于统一规则环境,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