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日期:2023/02/27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装备支撑等百姓关心的话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了全面解读。

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释放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强烈信号。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装备支撑等百姓关心的话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了全面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会上介绍,农业强国内涵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他强调,要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和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等多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增速分别比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2和2.3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越来越大。”唐仁健指出,下一步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目标上,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政策上,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其中,“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分为两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务,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二是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的4项任务。第一,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具体包括: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强农业基础性长期性观测实验站(点)建设;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

第二,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具体包括: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等。

第三,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具体包括: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

第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体包括: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水肥一体化,建立健全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处理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加强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等。(夏小禾)

文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