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党委书记 刘继国:加大高端农业机械科技研发投入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刘继国就加快实施农业机械“优机优补”、加大高端农业机械科技研发投入、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等方面提出建议。
多年来,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装备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同时,农机行业供给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农机装备产业水平不高,产品研发制造能力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国产大型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还存在短缺现象。
为加快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刘继国建议,从产业整体层面统筹考虑,强化顶层设计。以“优机优补”为方向,增加200马力及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变速智能拖拉机的分类分档,并提高补贴标准。同时,升级现有拖拉机生产企业工厂条件的审核标准,加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试验测试能力、制造工艺保障能力和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评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现国内农机全产业链均衡发展。
为了推动高端农业机械尽快实现国产化,从而全面替代进口产品,刘继国建议,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配套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高端农业机械方面的基础研究,设立农机产业发展创新基金,重点支持高端装备研发、信息化应用和智慧农业等方面;在国家层面设立产业链制造能力提升专项基金,发挥“链长”单位的带头作用,结合上下游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制造能力投入,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化国资央企的投资审核和绩效考评政策,对承担国家补短板任务和技术攻关的项目,在企业投资审核和绩效考评上与当期经营工作区别对待,鼓励国资央企积极投资中长期攻关任务。
“对标新时期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刘继国说,首先,先进适用农机供需不匹配,高耗能、低效率农机仍被普遍使用;其次,农机作业服务扶持力度有待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不够,影响农机作业效益和农机使用效率;再者,农机监管服务水平尚待提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完善。
农机运行管理数字化是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刘继国建议,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统筹接入当前各省、市农机运行管理数据,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信息化监管系统、生态环境部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平台等,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
为推进农机数据应用,他还建议,构建面向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分析我国农机产供销和农机作业的详情,为国家政策制定、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机排放分析等提供准确信息。同时,还可以为农机用户提供安全监控、作业调度、作业管理、故障诊断和保养提醒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并为农机产品改进、农机农艺融合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农机数据分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引导农机购置补贴逐步转向‘农机优机优补、农机作业补贴’等补贴形式。”刘继国表示,通过农机作业量,可以反映农机技术及质量水平,提升高质量农机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我国农机作业效益和农机使用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