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杯”机械工业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在烟台开幕
6月16日至19日,全国产业工会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三环杯”机械工业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
此次竞赛由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烟台市总工会和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烟台工贸技师学院)承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和山东省国防机械电子工会委员会协办,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工匠学院、烟台市劳模工匠协会支持。本届竞赛由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
120名选手入围决赛
在6月16日的全国总决赛开幕式上,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吕世强,烟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涛先后致辞。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史仲光宣读了竞赛规则。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少鹏、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冯海洋分别作为裁判员代表、选手代表宣誓。开幕式由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竞赛评价部部长王铁印主持。
记者从竞赛组委会获悉,本次竞赛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技能人才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推进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实现“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报国”,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扶持的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活动。
经过前期的层层选拔,入围全国总决赛的选手共120名,分别来自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陕汽等14家企业(集团),以及杭州第一技师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等9家职业院校。
契合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需求
据介绍,本届竞赛主要体现出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竞赛考核依据“准”。竞赛实操考核方案严格依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设备相关模块紧扣标准要求与企业典型应用案例开发,围绕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的装调维修技术技能点依次递进,涵盖高低级别技能要求,重点匹配智能制造系统相关岗位需求。考核模块多、时间紧、难度大,旨在全面考察选手综合能力。
二是竞赛设备覆盖面“宽”。竞赛决赛设备包括智能切削和电气单元、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及智能仓储系统等,各模块单元通过“数字”相关联,不仅涵盖智能制造全过程,确保考核的广度和深度,还充分体现出智能制造的数字化特征。
三是竞赛考核内容“全”。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其中,操作技能考核采取两人一组的双人赛模式,重点考察选手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操运用能力和协作配合能力,考核内容覆盖仓库取料、智能加工、成品入库等生产全流程,高度契合智能制造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以赛促学助发展
近年来,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机械行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动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谁来制造‘中国制造’?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关明在全国总决赛开幕上说,多年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开展了多种形式、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把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有机融合在一起,推动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人才,动力在人才,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技能竞赛活动是国内同行技能水平的一次检阅,是选拔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积极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具体体现。
关明强调,未来,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将继续加强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合作,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和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广大职工切磋技艺、交流技术、提升技能、展现风采搭建平台,为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选拔优秀技能人才,让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成为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
竞赛组委会表示,要以赛促研、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练,充分调动技能人才技能技艺创新发展,更好地激发学习技术的动力和钻研业务的热情,激励广大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 07-25弘扬工匠精神 第七届..
- 08-02第二届全国连锁经营行业..
- 05-30第三届全国电子信息服务..
- 05-25 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
- 05-20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