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5月工业生产继续恢复 利润降幅收窄

日期:2023/07/06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3%。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称,5月,各地区各部门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全国工业生产运行延续恢复态势。数据显示,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5%(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3%。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分三大门类看,5月,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制造业增长4.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

分经济类型看,5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股份制企业增长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2%;私营企业增长0.7%。

分行业看,5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汽车制造业增长23.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5.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持平,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

分产品看,5月,620种产品中有33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钢材11847万吨,同比下降1.3%;水泥19638万吨,下降0.4%;十种有色金属615万吨,增长5.1%;乙烯262万吨,增长7.1%;汽车230.7万辆,增长17.3%,其中新能源汽车67.5万辆,增长43.6%;发电量6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原油加工量6200万吨,同比增长15.4%。

“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4月回落2.1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上年基数抬升的影响,从环比、两年平均和累计增速看,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王新分析,从环比增速看,5月由上月下降转为增长0.63%;从两年平均增速看,5月比4月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边际改善;从累计增速看,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与1—4月持平。

从动态看,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2、3、4和5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2.4%、3.0%、3.6%和3.6%,呈持续恢复态势。从三大门类看,1—5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加快0.2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1.7%,回落0.7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引领作用明显。”王新指出,5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成。从主要行业看,5月,汽车、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3.8%、15.4%,铁路船舶、通用设备行业生产较好,分别增长7.6%、6.1%,以上4个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个百分点。

此外,新能源、新动能产品持续高增长。5月,新能源产品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3.6%,带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9.0%、63.8%;其他新能源产品如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等分别增长77.2%、53.1%。新材料产品需求增加,相关产品快速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成倍增长,产量增长119.1%,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和海绵钛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5.2%、72.8%、46.7%和46.7%。高技术产品两位数增长,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动车组和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2.6%、77.9%和34.3%。

王新特别提到,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增强。5月,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商业首航开启航空产业新时代,大飞机长产业链、高关联度、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特点推动航空产业链不断壮大成熟,引领链上行业高速发展。从行业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29.6%,其中飞机制造、其他航空航天器制造和航空航天器修理分别增长21.0%、19.1%和64.3%;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23.9%。从产品看,民用飞机、航空航天铝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6%和61.3%。

“随着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读,5月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2.6%,降幅较4月收窄5.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收窄,企业利润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其中,制造业随着促进其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显效,利润明显改善。5月制造业利润降幅较4月收窄7.4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收窄4.9个百分点。1—5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8%,降幅较1—4月收窄1.8个百分点。

二是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持续改善。5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5.2%,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6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装备制造业利润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39.6%,较4月上升5.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上升,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改善态势明显。分行业看,受汽车销售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投资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长1.02倍;电气机械行业受光伏设备、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带动,利润增长27.3%;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受中央空调、医疗设备和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等产品带动,利润分别增长30.9%、27.7%和26.6%。

三是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助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5月,随着消费需求不断恢复,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4月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

四是电气水行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5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35.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行业看,随着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深入推进,发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行业利润增长40.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分别增长18.8%和28.9%。

五是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有改善。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6.8%、8.1%和8.1%,降幅较4月分别收窄6.0、7.4和3.2个百分点。

总体看,5月工业生产继续恢复。但工业经济仍面临增长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问题,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付出艰苦努力。下阶段,要优化产业布局,确保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