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三部门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

日期:2023/08/18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工作方案》提出了“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等近期发展目标,以及着力稳住重点行业、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充分激发内需潜力、积极稳住出口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6个方面的任务。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近日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了“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等近期发展目标,以及着力稳住重点行业、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充分激发内需潜力、积极稳住出口优势、推动产业生态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6个方面的任务。

轻工业具有规模体量大、消费带动强、产业覆盖广和产业链完备的特点。2022年,我国轻工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24.3万亿元,实现利润1.54万亿元,分别占整体工业的17.6%和18.3%。累计出口9535.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5%,对于稳定传统工业基本盘十分重要。

工信部表示,当前,受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需求恢复承压等因素影响,轻工业增长面临一定困难。2023年上半年,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低于工业平均增速。此次发布的《工作方案》围绕稳增长目标,提出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聚焦11个重点行业分类施策,开展系列标志性活动,稳住基本盘,壮大新动能,发挥重点省份带动作用,引导资源要素向轻工业发展集聚,支撑工业经济恢复增长。

《工作方案》确立的近期发展目标是:2023—2024年,轻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4%左右,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25万亿元。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新增长点快速发展,推广300项以上升级和创新产品,轻工百强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升级50个规模300亿元以上轻工特色产业集群。轻工业在扩内需、促消费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端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稳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扩大,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工作方案》以稳增长为主线,以重点产业为抓手,以主体培育为重点,以产业链提升为核心,提出6个方面的任务。

一是着力稳住重点行业。在家居用品领域,实施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开展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发展行动,强化标准引领和平台建设,促进融合发展。开展“百企千县万村美丽家居”行动,推动绿色智能家居产品进乡村。

在塑料制品领域,扩大特种工程塑料、高端光学膜、电池隔膜等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和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推广新型抗菌材料等医用塑料。

在造纸领域,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科学利用竹浆、蔗渣、秸秆及其他非木原料,提高热电联产比例和效率,扩大生物质能源应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

在皮革领域,开发高端绿色化、时尚化和功能化皮革材料,扩大在汽车和家居等领域应用,建设高端新型绿色鞋材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制革制鞋装备技术智能化水平。

在电池领域,加快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原电池等领域关键技术及材料研究应用,大力发展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产品,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储能和通信等领域应用。

在食品领域,加快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加强粮油、畜禽水产等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引导食品产业与康养、旅游、科普和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功能性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消费市场。

二是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在老年用品领域,深入实施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丰富老年用品品种,提升适老产品设计、研发、检测和认证能力,加快老年用品标准制修订,培育老年用品产业园区。

在婴童用品领域,大力推广教育类、模型类、户外及运动类婴童用品,举办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推动新国潮、博物馆和文旅IP等品牌授权,实施品质育儿与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在文体休闲用品领域,利用体育赛事等活动,加快推广冰雪和户外运动器材、运动休闲自行车等产品,制定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培育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和大师工作室。

在生物制造领域,加快生物制造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大各类创新资源投入力度。加快非粮原料应用,大力拓展秸秆等大宗农林废弃物原料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基材料、非粮食原料生物能源等产品应用试点。

在预制化食品领域,实施推动食品工业预制化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方便食品、自热食品、米面制品和预加工菜肴等产品形态,加强预制化食品标准制修订工作。

三是充分激发内需潜力。首先,大力实施“三品”战略。组织行业和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强化设计赋能,加速工业设计向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拓展,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轻工区域品牌,加强地方标志性轻工产品培育。

其次,搭建高质量展览展示平台。用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高规格平台,促进轻工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项目投资和技术交流。支持举办行业国际展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再者,联动线上线下拓展消费场景。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吃货节”等促销活动。大力发展智能家居体验馆、智能电器生活馆、健康照明体验中心等新零售业态,培育50家以上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老年用品展会、博览会,举办老年用品产业发展大会。

四是积极稳住出口优势。稳定传统出口市场,引导皮革、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玩具等行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全球产业链分工地位。支持家用电器、皮革等行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建设海外设计研发机构及营销渠道,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

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指导轻工行业加强“一带一路”、RCEP地区市场研究,引导企业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投资。推动自行车产业在广西、海南等地建设国际化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和贸易中心。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轻工产品,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五是推动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组织开展轻工百强、科技百强和细分行业十强企业宣传推广活动,利用百链千企等产融对接平台,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轻工产业带中国行”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平台对接、技术交流等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梯度培育轻工产业集群,培育50个轻工“三品”示范城市,支持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举办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探索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开展园区结对、企业结对、订单结对,推动制造环节有序转移。

六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开展强链稳链行动,推动企业积极创建各级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针对家用电器、皮革、洗涤用品等行业薄弱环节,加快研制技术创新路线图和产业链图谱,推动关键原材料、零部件、装备技术突破。强化数字赋能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培育若干5G工厂,支持制鞋、家具、家用电器等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作用,推动重点领域质量安全追溯建设。推动绿色安全发展,做好铅蓄电池、日用玻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管理,培育一批轻工领域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

为了保障政策落地,《工作方案》还提出多条措施。具体包括: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轻工企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基础领域技术突破;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加快家用电器、婴童用品、学生用品、运动器材、电动自行车等重点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制定家用电器、家具、玩具、造纸、皮革、照明电器等领域质量分级标准;支持举办行业性创新创业大赛、轻工大国工匠推荐活动;开展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举办石雕、陶瓷、鞋类设计师等职业技能竞赛等。(何  珺)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