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同比增长28.4%
积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路径。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766.8,比上年增长28.4%,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持续集聚成长,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网络经济发展保持活跃,转型升级扎实有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就指数呈现的五大特征进行了解读。第一,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快速推进,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5G网络、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物联网用户规模继续扩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化,不断强化数字经济新优势。
据测算,2022年,网络经济指数达2739.0,比上年增长39.6%。从主要构成指标看,截至2022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分别达14.6亿户、5.9亿户,分别比上年增长3.0%、10.1%;当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617.6亿GB,比上年增长18.1%。
新业态新模式助力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电商快速发展,拓展消费新渠道。
生产领域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大宗商品类平台通过优化供需匹配,助力企业扩展销售渠道,提升交易效率,加快企业服务线上化步伐。202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再创新高,全国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43.8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5%。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设立165个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本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2022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3%。
第二,科技创新引领新动能成长。据测算,2022年,创新驱动指数336.3,比上年增长15.5%。从主要构成指标看,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支出比重稳定提升,企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量达4453.7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件;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达47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第三,人才知识能力稳步提升。据测算,2022年,知识能力指数为193.4,比上年增长5.9%。从主要构成指标看,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为635.4人年,比上年增长11.2%;高学历、高技能人口比例连续多年保持增长趋势,经济活动人口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为1.33%,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为16.00%,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非信息部门信息人员比重为2.12%,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
第四,经济活力不断彰显。据测算,2022年,经济活力指数为402.6,比上年增长3.5%。从主要构成指标看,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引资量质双双提升,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891亿美元,增长8.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3亿美元,增长30.9%。网络消费带动快递业务规模继续扩大,2022年,快递业务量达到1105.8亿件,增长2.1%。
第五,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稳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深入推进,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快提升。据测算,2022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62.8,比上年增长1.2%。从主要构成指标来看,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3.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5.5%;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四上”企业占比为10.3%;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为25.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