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2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入围门槛连续21年提高

日期:2023/09/20   来源:机电商报   
  摘要:9月20日,在2023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及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整体上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入围门槛稳步提高;资产总额中高速扩张,在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社会贡献突出;创新驱动作用增强,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国际化经营稳步推进,世界500强中中国大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前列。

9月20日,在2023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及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2023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整体上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入围门槛稳步提高;资产总额中高速扩张,在税收和就业等方面社会贡献突出;创新驱动作用增强,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国际化经营稳步推进,世界500强中中国大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前列。


千亿级企业首次超过50%

这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参照国际通行做法,以2022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连续第22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连续第19年发布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并在此基础上连续第13年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连续第5年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连续第3年发布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

“三个500强”榜单,涵盖了我国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共计1072家大企业。其中,2023中国企业500强呈现以下四大特征。

一是规模平稳增长。2023中国企业500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总额108.36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5.74%;资产总额为399.77万亿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7.24万亿元,增长了7.31%;入围门槛连续21年提高,2023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69.98亿元,比上年增加23.7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千亿级企业首次超过50%。2023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数量增至254家,净增10家。其中有1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万亿元。

二是盈利水平回落。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实现净利润42938.90亿元,比上年500强减少3.80%,同期美国500强和世界500强的净利润分别减少了14.97%和6.49%。2023中国企业500强资产利润率为1.07%,比上年下降0.13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8.14%,比上年下降0.90个百分点。

三是创新实力不断积累。从研发投入与研发强度来看,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费用15786.8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12.21亿元,增幅为9.07%。平均研发强度呈持续提升态势,创下1.85%的新高,与上年500强相比提高了0.04个百分点。

从专利数量与质量持续来看,2023中国企业500强共申报专利总数188.53万件;专利申报数量比上年500强增加了21.73万件,增长了13.03%。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从参与标准制定活跃度来看,2023中国企业500强中共申报参与标准制定75110项,较上年500强申报数增加171项,企业申报参与标准制定数据实现了4连升。企业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共申报参与了4992项国际标准制定。

四是人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中国企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3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330.22万元,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4.26万元。


四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2023年是企业疫后复苏振兴之年,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以及遭受疫情连续3年严重冲击后的较为脆弱的复苏基础。从这一复杂困难局面中实现复苏发展,企业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此次发布的报告提到,当前中国大企业复苏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经济持续复苏面临较大压力,国内需求不足仍是突出问题。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增速不如预期。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5%,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同比增长6.3%;但二季度GDP季调后环比增速0.8%,明显低于一季度的2.2%。

从宏观上看,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需求恢复明显滞后于供给恢复,造成部分产业供大于求,企业去库存压力增大。在微观层面,3年疫情冲击下,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居民消费更趋谨慎,企业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下降。一些主要指标低于市场预期,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不够强,内需还不够足。

其次,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影响较大。全球货物贸易量大幅减少,国际市场衰退预期导致外贸需求不足。2023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量低于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从全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仍然较高,高利率、高通胀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持续加息抑制了投资和消费需求,进口连续数月同比下降,国际制造业增长乏力,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数月低于荣枯线。

另一方面,全球贸易壁垒有所增加,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组。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持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包括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给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带来了很大阻碍。受地缘政治动荡、大国竞争加剧的影响,全球跨国公司力求确保供应链安全,并提高供应链的韧性,部分西方跨国公司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一方面将制造能力转移回本国或本地区,实现制造业企业“回岸”,另一方面,将制造能力转移到其他国家。

再者,地产调整周期延续,上下游产业传导效应明显。房地产链条长、涉及面广,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现阶段整体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房地产市场下行趋势叠加对自身收入安全性信心不足等问题,导致居民选择持币观望。同时,我国中长期的新增购房需求仍旧充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居住条件改善和住房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扩大,以及未来经济恢复增长所带来的居民住房消费增长,都将带动居民中长期住房消费需求,我国中长期的新增购房需求仍旧充足。

此外,创新传导机制不畅,制约企业盈利增长。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激励和自发驱动,中国企业的整体创新意识显著增强,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实现快速增长,但这些距真正转化成企业盈利增长还有一定距离。

有调查显示,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足30%,而美国、德国工业增加值率在40%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企业整体处于集中大规模研发投入的阶段,但更有可能是由于传导机制运行不畅。企业创新投入与盈利增长之间,存在“研发投入-创新产出-产品化-价值实现”特殊传导机制,国内商业生态中显然还存在阻碍这一传导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因素,导致创新投入的盈利增长效果低于预期。


探索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路径

基于以上数据和分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动大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着力提高高层管理者领导力。不仅要将经营理念从单一追求规模成长转向有效成长,从凭借个人能力转向靠机制、靠制度、靠组织去经营企业,树立打造百年老店的思维,还要打造适应互联网和品质发展时代的新领导力,包括愿景与数字化领导力,跨界与竞合领导力,跨部门与跨团队融合创新领导力,跨文化与全球领导力等。

第二,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深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好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以企业为支点打通产学研、上下游,完成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三级跳,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第三,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我国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不少瓶颈短板,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更离不开广大企业的努力。尤其是大企业,应聚焦发展实体经济,更大力度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供应链韧性,提升产业链安全,深化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融合。

第四,着力提升价值创造力。目前我国不少大企业在收入和资产规模上已经比肩全球同行业先进企业,但相当部分企业的效益效率还不高,盈利能力还较弱,需要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报告建议,要加强精益化管理,创新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

第五,着力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努力提升国际化经营综合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产业规范等制定,推动中国产业标准、产品服务标准国际化,增强参与国际标准化治理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第六,着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大企业应争做绿色低碳发展的垂范,调整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突出绿色低碳要求,坚决清理退出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的产业与产品,大力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循环工艺与技术,完善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比重。

第七,着力强化合规管理。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要建立健全合规体系,包括财务、税务、劳务、数据、知识产权、ESG披露等方面,防范海内外合规风险;要利用法律、仲裁等手段坚决抵制针对我国企业的歧视性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文件阅读
    相关思考